第4章浴血河內(1 / 2)

安南小朝廷自從逃到河內安身立命後,曾數次上奏滿清朝廷。希望朝廷出兵趕走法國人,可是滿清朝廷一直以各種理由搪塞,隻是象征xìng的派出清軍以剿匪為名入境。由於冷一飛的緣故,劉永福的勢力rì漸膨脹,目前劉永福的兵馬已經擴從到5000人。

失望之下,安南王皇帝開始更加注重劉永福,它不僅把劉永福的黑旗軍請到河內委任城防司令,更授予他排兵布陣的權利。劉永福儼然成為阮氏皇帝安身立命的救命稻草,對於沒有文化大字不識一個的劉永福來說,其成就感簡直無與倫比。

隨著冷一飛的勢力逐漸做大,劉永福感覺到威脅。可是對於這支恐怖的力量,劉永福也沒有辦法,隻好rì加防備。冷一飛自從穩定以後,不是興辦莊園就是大搞貿易,似乎沒有稱霸的野心。尤其是冷一飛購買洋槍沒有獵裝,反而都賣給了自己,這一點到讓劉永福放心。安南形勢惡劣後,朝廷越加重視劉永福這支漢人武裝。

由此朝廷派來一名軍師,喚作唐景崧。軍師一來便信誓旦旦道:“天朝寬大為懷,凡我華夏子孫,但能禦外侮,衛國疆者,皆是大清的好子民。”第一次獲得清廷的首肯,劉永福簡直是心花怒放。法軍北犯後,唐景崧開始接觸劉永福的黑旗軍的內部情況。

很快冷一飛部浮出水麵。“劉將軍,這支民團是什麼來路,聽部將議論,他們戰鬥力十分強悍。沒有想到你的麾下居然有一支這樣的武裝?”唐景崧迷惑不解。劉永福笑道:“那年楊廣才叛亂,冷一飛率領200餘人民團突然出現,並且全力絞殺叛匪。後來得知他們接受一位叫做什麼主公的領導,至今我也沒有見到這位主公是誰?”

主公?私家軍!大清國私家軍多如牛毛,看樣子又是一位腰纏萬貫的主玩的噱頭,唐景崧釋然道:“聽說冷一飛部裝備數量不菲洋槍、戰力強悍,已經發展到上千人。目前法軍北犯形勢危急,為何不讓他們參與河內防守?”“哈哈!大人多慮了!眼下安南軍有幾萬人加上我的黑旗軍,完全有能力防守河內,況且後方也需要防備。”

唐景崧何許人也?這位中過進士為官多年之人,立馬意識到,劉永福是利用冷一飛防範官軍抄後路。雖然劉永福有這方麵的心思,但是主要原因就是擔心冷一飛進入河內,rì後又要瓜分地盤。他心裏十分清楚,冷一飛不受自己控製。可是唐金鬆卻誤解了他的盤算。

劉永福別看大字不識幾個,但是他的能力不容忽視。能把一批地痞、流氓、土匪、散兵遊勇整合在一起,而且讓他們服服帖帖,足見貌不驚人、身材矮小的他,有過人的本領。李鴻章曾評價劉永福是“土寇伎倆”。如果沒有中法戰爭,劉永福也許就在安南自生自滅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或許曆史的走向,本身就會成就劉永福的一世英名。

法軍輕鬆占領府穀後,戰火立馬逼近河內。這天城防司令部內,劉永福正襟威坐,右手站立著軍師唐景崧。兩側站立著麾下三個營的將領。雖然劉永福的規模擴大了,可是他們指揮係統沒有變,仍然分為左營、右營、前營。前營是核心部隊,總兵力2500人。左營、右營兵力分別為1500人。河內城防,東側為安南軍防禦。南側西側歸劉永福的黑旗軍防守。

前營統領喚作黃守忠,左營統領吳鳳典,右營統領楊著恩,這三人都是勇猛之人,並對劉永福忠心耿耿。前營是嫡係部隊,兵員最多、武器最先進。此時臨戰氣氛十分嚴峻,劉永福前營布防在外圍堡壘河東。“黃守忠!”“屬下聽令!”一名40多歲、腰胯佩刀和左輪手槍的黃臉漢子上前一步,麵對劉永福抱拳。

“你部堅守河東,此處要點十分重要。一定給我守住。我們隻要頂住法軍強大的攻勢,法國人久攻不下,自然就會衰竭退兵。”“大人,屬下定肝腦塗地,如果丟失河東,提著腦袋來見你。”接著劉永福吩咐吳鳳典帶領左營隨時支援作戰,右營堅守河內城牆。

將領們離去後,軍師唐景崧讚道:“劉將軍!可喜可賀,將軍的排兵布陣可謂是遊刃有餘、固若金湯,這一戰將軍將成就萬世英明。”“哈哈,唐大人過獎了,我的信心就是部下殊死拚殺,媽的法國人也不是三頭六臂。”唐景崧明白其意思,眼下黑旗軍的戰鬥力,除了馮子材三千無敵軍外,其他清軍綠營與之相比差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