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李府門前,李鴻章攜太太、姨太太及家眷,在門前送別,場麵氣氛異常,彼此有些依依不舍。尤其是女眷們感情濃烈,女主人都眼睛濕潤,婉兒眼眶也有些發紅。最後鄧子軒攜婉兒與眾人辭別,幾輛馬車在侍衛的護送下直奔新宅。
馬車在一條幽靜的巷道深處,停在一座有崗哨的院落門前。院落古色古香,嚇得很雅致。鄧子軒親自攙扶婉兒下車道:“夫人,我們的新家到了,請娘子入內!”麵對夫君的調侃,婉兒欣然一笑。
這功夫從後麵馬車上陸續下來人,丹霞、碧瑩、鄧秀華、鄧爽等姹紫嫣紅,頓時門前熱鬧起來。一進門照麵是影壁,影壁上有題詞,千秋萬代四個大字十分清晰。“這座宅院古色古香的,似乎有神秘感,”婉兒笑道。“這座宅院是三進院落,後麵有一座小花園很別致。此宅原來是前清一名大臣的,後來犯官被流放寧古塔。宅院讓清廷沒收充為公產。聽李鴻章講,此宅目前沒有人居住,我便讓他收拾出來。”
耳畔聽著鄧子軒的介紹,婉兒攜同女客們把院落看了一遍,唧唧喳喳品足了一番。鄧子軒陪著夫人在新家安頓完後,便前往棋牌街政務院。明天就是開國大典的日子,準備工作如何?需要仔細了解一下,盛況空前的大典,不能出現任何瑕疵。
陽光燦爛、碧空如洗,天上湛藍湛藍的。西部通往京城的驛道上。出現了一輛帶篷馬車。趕車的身穿軍服,另一側同樣坐著一位身穿軍服的漢子。篷車的布簾洞開,鄺佳誌和夫人興奮的向外張望。鄺佳誌是在西安接到調令。讓他前往京城接受新的任命並參加開國大典。
“鄺大人,前麵就是京城了,”一名侍衛欣喜道。“緊趕慢趕總算沒有誤了日期,你們兩個幸苦了。”鄺佳誌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風塵仆仆的臉上嶄露出笑容。馬車在城門口被一名軍官攔下:“請問可是鄺大人!”“是我!”鄺佳誌有些迷惑。年輕軍官大喜道:“鄺大人,可把你盼來了,我是司令部的參謀。總司令要求我接待你們,已經在城門口靜候兩天了。”
沒等鄺佳誌開口,年輕軍官接道:“鄺大人。總司令已經為你安排了宅院,我負責安置你們請隨我來。”
傍晚,在京城一座有名的酒樓,鄺佳誌協同夫人。被一位年輕軍官引到雅間。“哈哈!鄺兄,一路上幸苦了,我們的封疆大吏凱旋而歸,接風洗塵不能馬虎。”鄧子軒滿麵春風。“嫂子好幾年沒見了,你還是老樣子!”婉兒親熱的上前和鄺夫人打招呼,儼然像一對親姐妹。
“總司令,屬下不知如何表達謝意,聽說你住在三進院落。而我也住在三進院落不合適,”鄺佳誌有些忐忑。鄧子軒笑道:“這幾年你風雨兼程。沒有固定的居所,為我的功臣安排舒適的生活,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你就不要矯情了。鄺兄,廣州一別三年了,時間過得真快,今天我們好好的暢飲一番。”鄧子軒說完親自給鄺佳誌斟滿酒。
一杯酒下肚,鄺佳誌神態恢複過來。婉兒和鄺夫人聊家常,彼此詢問各自的情況,談論的很熱烈。鄧子軒道:“鄺兄,這次把你調到京城來,讓你就任農林牧漁部長,今後你的擔子更重了。“農林牧漁?”鄺佳誌有些迷惑。鄧子軒笑道:“這是我提議,新增設的機構。你不僅要主抓農業、還要監管林業、牧業、漁業。”
鄺佳誌道:“農業我熟悉,農田灌溉、培養優良種子,開發農業機械,興修水利、抗旱抗澇保豐收,可是林業、牧業、漁業我可是一竅不通。”“不懂可以學嗎,我相信你很快就會成為行家裏手,有不懂的地方我們可以相互切磋嗎!”“總司令,屬下想聆聽今後農林牧魚的遠景規劃,想必總司令早就胸有成竹了!”
鄧子軒笑道:“好吧,今天我就係統的講一下,先從農業說起。未來我們要打造現代農業,因此農業科研要走在前麵,新組建的科學院,增設了農業科研所。我們不僅要培養高產、多產、穩產的優良種子和改造農田,還要對其展開細微的科學研究。與此同時,我們要開發先進的農業機械,讓繁重的農業勞動為機械所代替,二者要同步進行。”
“南方風調雨順,可是經常鬧水災。北方屬於濕潤、幹旱半幹旱地區,既有水災但大多數是旱災。因此要根據不同的地區,有計劃的、因地製宜的興修水利,要初步達到抗旱抗澇的程度。當年你在海南島搞的野生稻種培育,現在已經全麵開花結果。下一步要充分利用玻璃大棚溫室育苗技術,利用優良稻種,在北疆大規模推廣水稻種植。水稻是高產作物,對於糧食增收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