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都港位於加裏曼丹島東部,是一個不大的港灣。尼格命令艦隊在馬都港接應撤退大軍,從海上安全撤離。東路大軍一直沒有消息,尼克判斷有兩種可能。其一,尼格率部撤回斯裏巴加灣,但是這種可能微乎其微,原因是蘭芳軍隊列裝了騎兵部隊,格林的兩條腿怎能跑過4條腿。即便撤回去也損失慘重。其二,蘭芳軍隊己部實施包抄,說明尼格凶多吉少。尤其是警戒部隊發現大批蘭芳軍隊包抄上來,僅這一點就說明格林率領的東路大軍希望渺茫。
兩天後,尼格率部到達馬都,立即命令部隊構築防禦陣地,命令炮艦在海上形成強大支援火力,掩護主力部隊上船撤退。馬都港太小了,隻能停靠五六百噸的貨船,而撤退的士兵要經過小船折騰到大船上,因此需要時間,最起碼需要兩天時間才能全部上船,因此必須在馬都剛外圍構築工事,贏取撤退時間。
這期間,蘭芳的騎兵部隊先一步追擊到馬都港,可是荷軍已經構築防禦工事。騎兵不擅長打陣地戰,因此隻能等待步兵到來。
王誌率領第1旅兩個團,由北部包抄阻擊荷軍向斯裏巴加灣撤退,他們沒有接到荷軍主力撤到馬都港消息,依然按照原計劃實施包抄、阻擊任務。雖然他們沒有碰到荷軍主力,但是獲得意外收獲。尾隨荷軍主力後麵的葡萄牙人、比利時人,接到向馬都港撤退命令後,立即慌了神。葡萄牙指揮官認為,這麼多人在小小的馬都港撤退無疑是找死,因此他們選擇了向斯裏巴加灣撤退。
尤其是荷軍司令官尼格顧及臉麵。沒有說明真實情況,如果葡萄牙指揮官了解了真實情況,尤其是東路大軍生死不明的情況,肯定不會選擇向斯裏巴加灣撤退。葡萄牙人,比利時人選擇向北撤退。無疑是陷入滅頂之災。葡萄牙人選擇向北撤退,比利時人也選擇了向北撤退,他們的命運也就畫上圓滿的句號。
這天中午,兩軍意外的遭遇了,北側突然出現了一支大軍,葡萄牙人、比利時人懵了。王誌舉著望遠鏡貫觀察道:“前方出現的軍隊不是荷軍。是葡萄牙和比利時軍隊,1團長!”“到!”王誌放下望遠鏡接道:“你在美拉亞阻擊西班牙人,他們的表現真是糟爛嗎?”“報告旅長,的確如此,西班牙人的戰鬥力簡直不值一提。”
王誌果斷命令道:“兩軍相遇勇者勝,我看沒有必要就地阻擊。命令。全體即可成散兵對隊形發動自由攻擊!”頓時衝鋒號響起,士兵們像離玄的弓箭射向敵人。士兵們一邊奔跑一邊射擊,密集的彈雨掃向敵人。此時,葡萄牙人、比利時人正在列隊組織陣型。他們依然沿用古老的戰法,排成隊向前推進,然後布置火炮轟擊。要知道這種戰法對付手拿大刀長矛的土著,非常有效。可是蘭芳部隊早已經鳥槍換炮,是一支準現代化的部隊。
葡萄牙人、比利時人還沒有準備好,兩軍便混戰在一起。這兩年蘭芳近衛部隊,完全按照中華帝國的訓練大綱,尤其是拚刺技術達到了一定的水準。雙方肉搏戰爆發了不到10分鍾,人高馬大的洋人便紛紛倒在地上,這血腥的場麵,讓葡萄牙、比利時人嚇得魂飛魄散。首先是比利時人率先崩潰逃跑,接著西班牙人也敗退。
戰場上出現了一邊倒的局麵,矮小的蘭芳士兵。攆著高大的洋人士兵狼狽逃竄。不少洋人士兵幹脆跪在地上,高舉雙手投降。午後2時,葡萄牙和比利時指揮官跑進一座村莊,隨後被王誌率部團團包圍。繳獲敵人的步兵炮被利用上,轟擊剛開始。比利時人便舉起白旗投降,葡萄牙人見大勢已去也舉起白旗投降。葡萄牙、比利時大約4000之眾,緊緊7個小時就全軍覆沒。
夜晚,王誌正在督促士兵構築防禦工事,一名通訊官飛馬趕到,並傳達司令官的命令。荷蘭大軍已經撤往馬都港,讓王誌率領所部立即向斯裏巴加灣前進,並攻占斯裏巴加灣。王誌如夢方醒,難怪沒有看見荷蘭軍隊。王誌清楚為什麼司令官讓他火速攻占斯裏巴加灣,目的是防止敵人破壞港口。
鐵凝率部趕到馬都港外圍,荷軍利用海麵上艦炮掩護,形成了密集炮火封鎖區。看到這番情景,鐵凝隻能眼睜睜看著荷軍撤退。陳雷、師傑紛紛請纓要發動攻擊被鐵凝製止。“如果發動攻擊,我們可以截住部分荷軍,不過我們要付出慘重的損失,目前狀態下我們損失不起。通知部隊沒有我的命令,不許擅自出擊。”
荷軍司令官在海麵的軍艦上,目睹這番情景,完全完全了解了蘭芳的實力,他判斷蘭芳的軍隊至少有2萬人,而且戰鬥力強悍。毋庸置疑,格林率領的大軍,肯定玩完了。對蘭芳的情況如此不了解,尼格把憤怒轉向總督羅本。遠征聯軍大敗,尼格認為羅本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最有說服力的證據是,蘭芳組建強大的軍隊,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為什麼羅本毫不知情,尼格準備把失敗的責任推給羅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