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下旬的南方鶯歌燕舞、百花爭豔。鐵路線兩旁的稻田已經泛出綠油油的秧苗,生機盎然的田園風光一目了然。列車一路向南,伴隨氣溫的升高,百花爭豔、姹紫嫣紅的景色交相輝映,現代氣息於古老韻味交織在一起,形成美輪美奐的藍圖,令人如詩如畫、陶醉其間。
列車在秀麗的江漢平原上奔馳,優美的田陌風光,吸引了女眷的矚目。在女眷之中,第一夫人婉兒學識和知識明顯高人一籌,這與鄧子軒潛移默化的熏陶分不開。有人分析男人是理性動物,女人是感性動物,二者區分在於對事物的不同看法和理解。此時,列車左側出現了大片大片油菜,菊黃色的油菜花吸引了女眷們的矚目。
聽見女眷們唧唧喳喳笑聲不斷,農林大臣鄺佳誌道:“總統,今年開春湖廣風調雨順,預計又是一個豐收年。江南地區十年九澇,年初重點地區大規模的修建了水利設施,做到防患於未然。”鄧子軒點點頭,眼光轉向林旭。“總統,我們省府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做了大量準備,一旦出現澇災做出了救援安排。”
鄧子軒道:“中國的自然災害發生率在世界上最高的,因此各地方政府,要把抗災放在首位,民生問題大於天。曆朝曆代產生暴亂,有暴政的主因,而自然災害是最大的誘發點。自然災害無法抗拒,可是人文關懷我們能做到。一旦發生災害,地方官府要首先救援災民。這一條要列入各地方官府的政績,是最總要的考核標準。”
林旭道:“總統,根據你的構想,不要帶血的畸形經濟發展成果,也要保證民生的福祉,我們根據各地情況,不斷的完善經濟發展模式,主要是讓市場來主導。目前運行情況良好。雖然農耕機械化普及有些緩慢,但是出現了好的勢頭。伴隨武漢、長沙等大型工業城市的崛起,大量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湧入城鎮,可是我們湖廣的糧食產量並沒有減少,而是逐年遞增。很多地主已經意識到危機,開始轉向機械化種植模式。”
鄧子軒笑道:“這就叫做土地革命,這種變革形式是潛移默化的,在沒有破壞農村社會結構前提下自然而然發生的。當農民真正覺醒後,不在以土地為生存的唯一出路。帝國的城鎮化、工業化將產生巨變。你們也會深刻意識不到這種變化的深遠意義,我敢肯定十幾年後這種變化將是天翻地覆。”
李鴻章深有感觸道:“總統的偉大構想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常言道:湖廣熟天下足,湖廣已經連續5年大豐收。這在曆史上絕無僅有。更令人振奮的是。北中國開始大規模種植水稻,尤其是東三省也開始種植水稻。先進農業科技的普及,讓江南傳統的產糧區黯然失色。國府從去年開始大規模囤積糧食,帝國解決了曆屆朝代無法解決的難題。”
李鴻章似乎來了情緒接道:“總統在造反前就開始關注糧食問題,而且在農業科技方麵及糧食育種方麵投入大量資金。可以說總統看中糧食問題,正是切中了中國的要害。為什麼總統能輕易的推翻滿清王朝,為什麼連年征戰,老百姓沒有民不聊生,是糧食起到了主導作用。過去完全靠天吃飯,現在逐步采用灌溉農業。依然可以獲得豐收。”
李鴻章有感而發繼續道:“有時候我十分困惑,總統的大腦是如何形成的。卓越的軍事天才、卓越的商業天才,卓越的政治天才。最令我不解的是,總統居然以魔幻的手法,解決了中國幾千年的難題糧食問題,老夫不得不仰天詢問,難到總統真是上天派來的?可是總統坐在我們麵前又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看不出任何神秘。老夫不得不承認,總統是當今天下蓋世之人,無人能及。”
“李大人又在點讚我,讓我無地自容。所有的成績不是我一個人功勞,而是在座的每一位的辛勤努力的結果。”鄧子軒擺擺手。李鴻章固執道:“總統的謙虛堪稱美德,但是今天帝國取得的一切,完全是你英明的領導,這一點無可爭議。以我的老家為例,佃戶減少了三分之一,被迫采用機械化、集約化耕作模式,糧食產量不但沒有減少,而且增加了三成。目前我的莊園已經開始多種經營,按照總統說的新名詞,什麼養殖業、農作物深加工等等,經濟效益增加了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