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德國人的野望(1 / 2)

6月下旬,就在法國人派遣『政府』代表團秘密前往中華帝國之時,德意誌帝國完成了戰爭準備。這天在柏林皇宮內,首相俾斯麥對德皇道“皇帝陛下,第1裝甲師團已經到達前線,第1、2重炮師也秘密到達前線。帝國第1兵團,第1、2、4、7陸軍團,正在向前線部署,總兵力22萬人。德皇詢問:“與奧匈帝國、俄國的談判什麼時候開始?”

“根據統帥部戰略部署,定於6月25日照會奧匈帝國、俄國大使,然後下最後通牒,督促奧匈帝國、俄**隊退出波蘭境內,恢複波蘭傳統的疆域。估計俄國、奧匈帝國依仗波蘭境內強大的騎兵部隊,絕不會答應我們的要求。目前俄國重兵布防在東部,不可能西調,尤其是俄國境內厭戰情緒蔓延我們可以忽略。”

“奧匈帝國境內各民族獨立願望濃厚,隻是一個鬆散的架子不足為慮。隻要我們打敗強大的波蘭騎兵,奧匈帝國的大廈就會轟然倒塌。我們師出有名,名義上幫助波蘭恢複傳統疆域,一定能獲得支持。”各位也許要問,進攻波蘭為什麼要和奧匈帝國、俄國談判?對此,有必要介紹一下波蘭曆史,透過曆史的棱鏡可窺探出其中的玄妙。

波蘭位於中歐東北部,地理位置絕佳。波蘭北瀕波羅的海,西鄰德國、南鄰奧匈帝國,東部於沙俄接壤。波蘭北低南高,中部下凹,全境屬於海洋『性』氣候向大陸『性』氣候過度的溫帶闊葉林氣候。波蘭具有迥異的東歐風情。獨特的自然環境美不勝收,每年的5至9月是波蘭最美麗的時候,陽光明媚燦爛,氣候溫暖適宜。9月被形容為波蘭金『色』秋天的開始。

波蘭重要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周圍列強環繞,繼而導致曆史上連年戰火紛爭,幾個世紀以來波蘭版圖一再更改,成為列強肆意蹂躪的對象。波蘭族是歐洲古老的民族之一,屬於西方斯拉夫係。遠古時期,在維斯瓦河流域、奧得河流域居住著一群萊赫人。他們就是波蘭族的祖先。根據曆史考證,在9世紀末和10世紀初,出現了早期的封建組織,公元960年至990年建立了大一統的封建國家。

畢竟波蘭人是在強者下麵求生存,而且強者是一群人。可悲的波蘭人被強者肆意瓜分了三次。18世紀後半期,波蘭生產關係中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中小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發起愛國革新運動,但受到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武裝幹涉。1772年5月,沙皇俄國、普魯士、奧地利三國在彼得堡會談,並於8月5日第一次簽署瓜分波蘭條約。據此。波蘭喪失了百分之35的領土,百分之33的人口,波蘭成為三國的保護國。

波蘭人民不屈不饒,並在法國大革命影響下,把革新運動推向**。1791年5月3日,波蘭四年議會通過了《五三憲法》。取消自由否決權,這是歐洲最早的憲法。葉卡捷琳娜二世聞之震怒,再次出兵武裝幹涉。1793年1月23日,俄國、普魯士在彼得堡再次簽訂瓜分波蘭的協定,經第二次瓜分,波蘭僅存2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人口隻有400萬人。法蘭成為沙皇俄國的傀儡,完全失去自主的權利。

1794年波蘭爆發大起義,沙皇俄國出兵鎮壓了起義。1795年,沙皇俄國、普魯士、奧地利再次瓜分波蘭。這次瓜分非常徹底。沙皇俄國瓜分波蘭百分之62的土地,普魯士占據百分之20的土地,奧地利占據百分之18的土地。波蘭共和國不存在了,因該說波蘭在20世紀初在地圖上根本沒有任何痕跡。

伴隨中華帝國迅速崛起,沙皇俄國在征戰中連番失敗。國力迅速衰竭。對此,沙皇俄國為了防止德意誌帝國的野心,遂聯絡奧匈帝國在兩國的波蘭統治區內,組建了以波蘭人為主的騎兵部隊。波蘭人善於馬上作戰,其騎兵部隊在歐洲是勁旅,即便驍勇善戰的科薩科騎兵都忌憚三分。波蘭騎兵雖然強悍,但是麵對周圍的列強,不足以抵抗之。顛覆清朝62

波蘭人為主的騎兵部隊,人數大約有10萬人,他們聽從沙皇俄國的指揮和調遣。6月30日,在柏林首相官邸,德國『政府』專門照會俄國與奧匈帝國的大使,至於英美法等大使根本沒有知會。俾斯麥麵對兩國使節直言不諱道:“先生們,世界形勢風雲變化,為了歐洲的利益,我們必須團結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大一統的歐洲符合歐洲人民的利益,對此,德意誌帝國決定幫助波蘭恢複原有的疆土,請兩國公使務必轉告本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