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急迫的法國人(1 / 2)

7月下旬,廄國防部內,總統鄧子軒凝視側麵牆上德國地圖沉默不語。也在沉思陳錦堂、裴葛瑾陪伴一側。裴葛瑾打破沉默道:“德國武官送來新的戰報,德軍裝甲師團已經推進到比亞維斯托克。防守比亞維斯托克大約一個旅的俄軍部隊,稍作抵抗便向立陶宛撤退。德軍裝甲師團兵不血刃攻占比亞維斯托克,德軍提前達到戰役目的。”

“另據德國武官通報,德軍裝甲師團向比亞維係托克進軍途中,被打敗的波蘭騎兵紛紛投降,強大的波蘭奇兵土崩瓦解。”陳錦堂道:“德軍哈格河大捷後,在謝爾采夫一線的俄軍騎兵部隊迅速撤兵,估計已經撤退到烏克蘭境內。哈格河大捷震撼了奧匈帝國。他們立即與德國媾和,宣布退出波蘭曆史上傳統的疆域,以求德國的寬容。”

參謀長裴葛瑾接道:“俄國沒有屈服,據德方通報,俄國正在調兵遣將,準備抗擊俄軍。”鄧子軒道:“俄國人不是傻瓜,他斷定德軍以現在的兵力,無法讓戰爭升級。雖然俄國在東線被我們牽製,可是俄國廣闊的戰略縱深是德國人的瓶頸。拿破侖慘痛教訓,德國人不會不清楚。目前狀態下德軍還沒有實力向俄國境內發動大規模進攻。”

鄧子軒接道:“可是奧匈帝國目光短淺,他們以為屈服德國,德國就會饒恕他們,簡直愚蠢之極。下一步德軍搞定波蘭後,肯定會揮師南下。我估計年底前德軍會出現第2裝甲師團。坦克戰車的威力,會讓德國人加快戰爭步伐。南歐盛產石油。這是德軍必須奪取的戰略資源。目前俄國人也在南部發現石油,我估計德軍統帥部完成南歐戰略後,下一個目標肯定是俄國南部地區。”

陳錦堂、裴葛瑾認為鄧子軒分析的有道理,這時一名屬下匆匆進來道:“廣州來電。法國人已經上車直達廄。”鄧子軒笑道:“看來法國人著急了,雖然法德是世仇、水火不容。但是目前狀態下德國不可能向法國發動進攻。發動戰爭是利益驅使,而法國資源相對貧瘠,尤其是沒有石油資源。至少幾年之內,德國不會打法國人的主意。”

鄧子軒接道:“法國人麵對德國的迅速崛起,內心已經恐慌。曆史上法國遭受德國的淩辱,其內心恐懼讓他們失去正確的判斷。以前有俄國、奧匈帝國以及大英帝國做後盾,法國人並不懼怕德國。現在情形完全變了,法國人是孤家寡人,誰也指望不上,隻好依仗我們,因此我們要狠狠的敲他們一筆。這個時候正是時機。”

京廣列車上。法國總理英格及屬下大員沉默不語。他們臉上鬱悶的表情代表了一切。法國談判代表團在緬甸上岸後,便接到國府的電報,法國代表團沿途可以看看法軍戰俘的生活狀態。談判先不急。給他們一個多月時間了解法軍戰俘的情況。電報是總統簽名,擬定兩國於8月下旬正式開始談判。可是法國人在廣州逗留期間。驚聞德軍向波蘭發動了進攻。

“總理閣下,沒有想到德國的戰爭準備如此之快,看樣子我們判斷失誤。沒有想到德軍出現了移動的鋼鐵戰車,迄今為止這是世界上最強悍的陸戰武器。哈格河戰役,德軍一支裝甲師團,兵力不到萬人,便打敗了近6萬強大的波蘭騎兵,簡直難以想象。看樣子德軍膽敢發動進攻,就是依仗坦克戰車的威力。有了坦克戰車德軍會所向披靡。”外交大臣費爾南德振振有詞。

英格鬱悶道:“顯然德國人早有預謀,抓住了曆史機遇。德國人研製的戰車固然是一個因素,主要原因是世界形勢對於德國太有利了。我建議盡快與中華帝國達成談判協議,尤其是在戰爭賠款和戰俘問題上,我們必須做出重大讓步,以最快的速度簽訂雙邊協定,法蘭西民族的整體利是我們神聖的職責。”眾人聞聽表示讚同。顛覆清朝65

列車到達廄車站,國府總理張之洞,國府副總理兼外交大臣李鴻章到車站迎接。雙方禮節『性』的問候,正常的外交寒暄後,英格直言不諱道:“尊敬的總理閣下,目前歐戰戰火燃氣,我們要求盡快談判,盡快締結中法睦鄰條約。另外,我們要求貴國提供通訊通道,以便我們與國內聯絡便捷。我們要求直接與帝國總統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