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丁彥明的加入,給了溫宏啟發,她一直以來都想著讓那些在外打工的收入並不高的村民們回來,卻沒有想到引回村子裏的高端人才。

就目前來說,回到村子裏的人才也就周立平一個,其餘的基本上都是在外的打工仔,沒有一個是做到公司管理層的。

而目前來說秦家村缺的就是各行各業的管理人才。

但是也不能一味任用村子裏的人,不然到時候萬一有人有個私心,背地裏使壞,秦家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名聲就完了。

所以在開會過後,他們做了兩手準備,一個是招攬人才到秦家村發展,二來是召回在外的秦家村本家人,俗話說得好嘛,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更何況現在這個狗窩還鑲了金邊了!

所以這個計劃很快為村子裏招攬了一些人才,本村的人就不必說了,老一輩人講究落葉歸根,年輕一些的還想在外麵闖一闖,四十往上的已經有人不想闖了。

結婚早的孩子這個時候要麼高中要麼大學了,家裏的貸款也都還的差不多了,工作壓力不大就想著換個環境,家鄉發展的不錯,開出的薪資雖然沒有現在的高,可是在湘南那也是高薪工作了,願意回鄉的就回鄉來,倒也不用拖家帶口,孩子上了高中或者大學就住宿了,放假接一下他們回來就行。

妻子自然也是願意的,秦家村現在口碑多好啊,風景秀麗,吃的喝的都是頂好的。

那些不願意回老家發展的那都是窮鄉僻壤,回家不僅沒飯吃,住也住不好,可是現在家裏發展的這麼好,他們原本的房子早就蓋好了,隻需要裝修就能入住,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回來了。

至於外麵招聘的,廠子裏有宿舍樓有食堂,他們這些員工去穆慕家吃飯也都有折扣,年輕人真的是擠破頭都想來,薪資不錯發展不錯環境不錯還等什麼呢?

所以溫宏定下來的人才招攬計劃居然還多招了一些人。

不過不怕,他們村子裏產業多,多得是地方需要人才!

不說村子裏各家各戶的產業,隻說屬於村辦的集體產業:奶牛廠,奶粉廠這是兩個大頭。

最早的有菜園,荷塘,民宿,草莓大棚,兩處跟思域傳媒合作的攝影基地,最近又加了兩處茶園——這是村民們承包完了剩下的兩處,因為比較遠比較難搞一些,索性村子裏做了茶園,這地方不能浪費不是?

管理的,幹活的,這些裏裏外外都需要不少人,隻要他們願意留下來,村子裏多得是工作。

不說他們了,就連村民們這裏,忙不過來的都要請人來幫忙幹農活了。

家家戶戶的產業那叫一個多啊。

像是李奶奶家裏:養雞場,大棚蔬菜,農田,香料田,果園。

產業少的那也有農田跟香料田以及果園三處,還有人自己做手工。

像是蘇奶奶,各色竹編,草編做得好,最初粉絲是看著她老人家辛苦,買一些東西回去貼補一下蘇奶奶,本來東西也不貴,十塊二十塊的,就當吃一次麻辣燙了。

可是東西買到手才知道那叫一個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