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祖上有人(1 / 2)

難道說這羅城的附近,真的有離火,不然怎麼解釋這異常的炎熱,算算時間,如果真是十來年前就開始變熱,直到現在離火還沒被人收走,豈不是正好便宜了自己。

短暫的思考過後,呂忘把書箱整理好,頂著日頭又出了門,五行真炁難得,在道門修行者的劃分中,氣與炁並不相同,道也者,果何謂也?一言以定之,曰炁也。

所謂‘炁’,是天地自然孕育而出的力量,而道門修行者的‘氣’,是人為煉化出的真氣,所謂道法天地,修道者煉氣,其實就是在模仿天地孕育元炁。

譬如呂忘修行的五行法,天地之間,本來就存在數之不盡的五行力量,修道者模仿造物,根據滴水成海、聚沙成土這種自然現象,參悟出將元炁力量納入自身的方法,之後更衍生出五髒對應五行的學說,在這個基礎上,擴展出了五雷法。

之所以五行法需要在天地五行力量壯大的地方,才能發揮最大威力,實際上就是人的身體,始終不可能與天地比肩,在這種地方,可以臨時轉化吸納更多的五行力量,化為己用。

陰陽五行,是道門劃分的天地基本力量,所以一品與二品的修道者,才需要修行兩儀法與五行法,自然孕育出的五行真炁精華,被稱為銳金、巨木、重水、離火與厚土。

其中銳金之物,大部分都是鑄器的好材料,備受各大修行門派的青睞,尤其是钜鋒山,這個獨立於世間的存在,除了鑄造各種神兵利器之外,跟外部很少往來,每年也就出山一兩次收集材料,或者參與爭奪珍稀的材料。

巨木與厚土比較特殊,傳聞中通天之木被伐之後,現在的人,所說的巨木,主要是看樹木的根須,畢竟凡事總有陰陽兩麵,既然不夠高大,根須足夠深、足夠茂盛也是一種真炁凝聚的表現。

厚土的話,就很離譜了,在記載中,厚土還有一個稱呼--息壤,自從幾千年前的禹朝之後,再也沒有過息壤的消息。

相比於其他,水火真炁是修道者的最佳選擇,不僅是尋獲這兩者的幾率,相對較高,最重要的是,水火之力暗合陰陽,還能有助於兩儀法的精進。

想到這裏,呂忘再也憋不住了,直接笑出了聲,惹得村口的人一陣詫異,這年輕人不是背著大哥來求醫的麼,怎麼他自己也有點毛病?

過了一會,眼瞅著又走到大路了,呂忘才擦了擦口水,收斂起了笑容,往茶攤走去,要說怎麼找到這離火,自然是要去最先變熱的地方。

這種消息一般人未必知道,但是這個趙燦嘛,就從他這種抓著城主,還有城主家裏人不放的表現,變熱這種事,他還不得拿著大做文章,搞頂天怒人怨或者德行有虧的大帽子,給扣到城主頭上去。

到了茶攤,呂忘跟何老板打了個招呼,才發現趙燦已經離開了,想想也是,自己這都來回一趟,還在房間裏耽誤了那麼久,這趙燦又不是水桶,不大可能一直坐在這裏喝茶。

那就隻有自己進城去找他了,剛轉身準備進城,就聽正在擦桌子的何老板問道:“你這又是要進城嗎?藥都買了,能不進去就最好不進去。”

“怎麼了大叔?我就是進城去買個煎藥的鍋,不礙事的吧?”

看了看四周,何老板招招手,示意呂忘往前來,邊擦著手邊小聲說道:“剛過中午那會,有個騎兵慌慌張張的進城裏了,我估摸著啊,等會搞不好城裏要有事,現在不太適合進城。”

“這騎兵進城,有什麼特殊的嗎?”,呂忘有點摸不著頭腦。

“嘖,你這孩子,也難怪,我跟你說啊,昨天白日裏,城裏就有一隊騎兵出了城,不知道是辦什麼事去了,以往這種情況,都是整隊出去整隊回來,現在單獨跑回來一個,肯定是事情有變化。”

說到這裏,何老板一搭呂忘的肩膀,把他拉到了邊上,“要是加派人手,那倒沒什麼,也就是封一會路,要是出了什麼大事,那搞不好城裏就要戒嚴了,你要是能快進快出,就進去,不然的話,聽叔一句勸,最好明天再過來看看情況。”

原來是這樣啊,呂忘表示情緒穩定,自己昨晚上才動的手,白日就出城的騎兵,那肯定不是因為自己的事發了,進城應該沒什麼大礙。

再說了,離火啊,這東西不想辦法早點下手,晚了說不定就沒了,時不我待,“沒事,大叔,你放心,我就買個砂鍋就回去,不耽誤事的。”

“唉,行吧,記得啊,要快進快出”,這何老板確實是個好心人,隻好這麼囑咐了一句。

“好嘞,我這就快去,出城的時候,我就不來跟您打招呼了啊”,說著呂忘就已經轉身,往城門口跑過去了。

“快去吧,多注意啊,萬一封路了,可別往前擠。”

“知道啦,謝謝大叔。”

看著呂忘已經跑遠,馬上就要到城門口了,何老板這才收起了抹布,笑著搖了搖頭。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跑回來的騎兵,呂忘進門的時候,盤查比上午嚴了一些,不過這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二師兄辦的戶籍雖然除了大印,其餘的信息都有水分,但是應付城門盤查還是輕輕鬆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