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天罡三十六變(1 / 2)

淡淡的金光滲透入烏黑短棒之中,使得這充滿凶煞之氣的奇珍染上一層神聖的光澤,然後便見金光氤氳,氣機升騰,攝魂棒竟是開始慢慢拉長,二尺長的短棒有四分之三開始變得扁平,露出冰冷的鋒芒。

就在青龍那難以置信的雙眼之中,攝魂棒變成了一口沒有劍格,劍身修長細直的黑色長劍。

四分之三的棒體被拉長到三尺,原本顯得簡陋的攝魂棒在化成劍形之後,盡管沒有任何一點裝飾,甚至連劍格都沒有,卻依然出現先前所沒有的精致和無形的銳氣。

噬血珠帶著淡淡的青光被楚牧按在了劍柄末端,兩件凶物在金光之中被強行化為一體,噬血與攝魂兩種凶煞之能也在楚牧的掌控下融合,變成長劍的一部分。

在那淡淡的金光下,這兩件凶物全無一點反抗之力,任由楚牧搓圓搓扁。

這一幕,當真是看得不遠處的青龍目瞪口呆。

噬血珠與攝魂棒皆非凡品,能夠同時掌握兩件凶物之人,已稱得上是高深莫測,更何況楚牧還以那金光將二者隨意變化形體,令二者融合,這一幕當真是叫人不敢相信。

隻因這等奇珍凶物若要鍛成劍形,非要經過真火不斷燒熔,經過修為高深者數年如一日的煉化,方才能成就神劍。

就如青雲門龍首峰的斬龍劍,其乃青雲門先輩取南疆極苦之地萬載綠晶費時六年鑄成。

噬血珠和攝魂棒論品級絕不遜於萬載綠晶,結果竟是在楚牧手掌隨意變化,須臾成劍。這一幕,令青龍心中對楚牧的警惕感更上一層,隻覺此人看似境界不算極為高深,但整個人卻是莫測的很。

對於青龍的驚詫,楚牧無心理會,他正全力運轉著“點石成金”之神通,將這剛剛成形的長劍完全煉化。

所謂點石成金,顧名思義,乃是石頭和任意事物變成黃金。這等神通看似粗俗,但其核心卻是改變事物本質,乃是當之無愧的大神通。

在楚牧將神魂融為一體,踏入“八九玄功”門檻之際,那記憶中的無數文字竟是開始再度組合,演化出一門門震古爍今的大神通。

其名為“天罡三十六變”,乃是楊戩所修之仙道神通,被其藏在“八九玄功”之中。因為楚牧真正修煉了仙道版的“八九玄功”,以致於這藏在內中的“天罡三十六變”也隨之現形。

因楚牧所修之功最通變化,是以在三十六種神通出現於腦海之後,他第一時間就察覺到“點石成金”、“胎化易形”、“指地成鋼”,以及傳承自玉清一脈的“縱地金光”四門神通最為熟悉,第一時刻便已上手。

之前的化劍之舉,便是楚牧以“點石成金”塑造劍體,使二者合一。

雖然楚牧的能力遠還沒到改變事物本質的程度,但易形化體,將攝魂棒化作劍體,並且和噬血珠合一還是能做到的。

“錚!”

金光流溢,劍鋒震鳴,一道道凶煞之氣如惡龍一般升騰而起,當空咆哮,又如雲煙般消散,化入漆黑無光的劍體之中。

這攝魂噬血,終於在楚牧手上化作了一把凶劍。

也就在劍成之時,泥丸宮中的金丹真正成形,一片金光照耀,上丹田中湧出濃濃紫霞,使得這識海猶如仙家聖地一般。

聚三元而成紫府,精氣神源源不斷湧入上丹田,鑄造紫府,楚牧的“太極玄清道”修為一舉進入上清之境。

‘引五氣而鑄黃庭,聚三元而成紫府,這‘太極玄清道’在玉清第六層引五髒之氣於下丹田鑄就黃庭,此刻在上清境,又聚三元於上丹田造紫府,此等理念,倒是和《九天生神章經》的內天地有些相似。不過這黃庭、紫府皆非是如同內天地那般一舉成就,而是循循漸進,並且中丹田也並未涉及。不過饒是如此,也可讓此功修煉者在功力之上遠勝他人。’

楚牧心中比較著兩門功法的差別。

論在功力的開發上,論對精氣神的開發,這“太極玄清道”自然是不如《九天生神章經》的。但是仙道之修法本就不似武道那般全麵前進,仙道之法側重元神,不管是精還是氣,最終都要與神合一,化作元神顯現。

論實力,楚牧此身已是要勝過本體修成元神之時,但此身論境界,卻是還未練成元神,此刻還需在紫府之中聚三魂七魄之力不斷滋養紫府、黃庭、道體,直至上清第三層之時,方才以三魂七魄之力為火,太極真元為材,鑄太極玄清之陰神。

其後不斷精進,直至上清第六層,也就是此境界之巔峰時,方才合彙陰陽而成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