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東夏國的事情,秦羽他們並不陌生。

之前在海底墓的時候,就曾經了解過一些,回來之前還曾經去找過楊教授。

在楊教授口中,他們也得知了一些關於東夏國的事情。

但是這東夏國的萬奴王這個名字,好像還真的是第一次聽說。

胖子問道。

“天真,我們當初在海底墓碰到的那個怪物將軍你還記得吧,他的棺材板上不是記載著一些事情,我記得好像就有萬奴王吧!”

吳不正搖頭道。

“不記得了,當時太緊張了,而且都過去了這麼久,誰還記得清晰的內容!”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既然這個段無忌說是萬奴王,那估計就是東夏國君主的名字了!”

“隻是不知道怎麼會起這麼個名字,聽上去怪怪的,有些像是妖奴的感覺!”

胖子催促道。

“管他是不是妖奴,直接打開背包看看不就都清楚了!”

吳不正點頭,在這裏瞎猜也沒用。

直接打開背包看看,一切就都清楚了。

背包裏麵的東西似乎並不多,拿起來沒多少分量。

吳不正將背包倒轉過來,一股腦的將裏麵的東西倒在了沙發上。

這也是擔心裏麵有什麼東西磕碰不得,沙發比較軟相對安全一些。

東西倒出來之後三人都是一愣。

這些東西還真不少,不過都用白紙包裹著,外麵纏著一層膠帶。

似乎是害怕路上互相碰撞在碰壞了。

吳不正隨便拿起一個就找來刀子將膠帶割破,很快竟是從裏麵翻出來一本書。

這本書隻有巴掌大小,而且看上去居然還非常的新,如果不是封麵上的設計風格看上去很是古老。

吳不正都要以為是小人書了。

胖子驚奇道。

“哎!這段無忌這是什麼意思?給我們弄一本小人書,準備路上無聊了打發時間嗎?”

“讓胖爺我看看,是不是什麼內容不健康的小黃書!”

吳不正拍了胖子的手背一下,說道。

“別瞎說,這叫掌譜,也稱之為譯文譜!”

說著吳不正指了指封麵上的幾個字。

隻見這些字有兩排,一排是用的簡單易懂的中文。

而另一排則是完全看不懂到底是什麼意思。

秦羽看的也是眉頭微皺,不明白這掌譜到底是什麼東西。

吳不正見狀解釋道。

“所謂掌譜也被稱為譯文譜,這些東西是一些考古工作者常用的東西,而且這種譯文譜的內容很多,主要是為了考古人員服務的,市麵上幾乎看不到!”

說著吳不正就將譯文譜的作用說了一遍。

原來,曆來不管是考古還是盜墓,所出土的文物,不論是絲綢陶罐還是金銀玉器,鎧甲玉片等等。

幾乎所有的東西上,偶爾都能看到一些古文字。

這些古文字根據古墓的不同,曆史朝代的更迭,所記載的文字形勢,內容也都會有所不同。

比如同樣一個然字,在元代代表的意思,倒推到秦朝那可能就是天壤之別。

所以,對於考古專家來說,他們研究的曆史朝代就好像一道無形的強,你研究的越深,就和其他朝代的東西相去甚遠。

而這種譯文譜就是因此而產生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胖子如果是一位專門研究西域文化的考古專家,他對西域文字非常了解精通,看一眼就能明白什麼意思。

可你讓他去研究漢代的古文字,他就會鬧笑話了。

因為文字形勢不同了,所代表的的意思也出現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