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鷹醬喜歡開記者會?
最重要的一點恐怕就是宣揚肌肉,還有就是,培養吼舌,控製輿論,鷹醬在海灣戰爭前夕,為其對外動用武力在國內提出的宣傳口號是“理想主義”。當時這個基調被普遍接受的主要原因是伊拉克入侵並占領了科威特,宣揚自己是救世主。
這就是輿論戰,而後來的2003年3月爆發的伊拉克戰爭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電視實況直播的戰爭,是戰爭史上輿論媒體參與最多的戰爭,也是敵對雙方輿論戰最激烈、持續時間較長、受眾最廣泛的戰爭,人們從中可以明顯地看到輿論戰的威力。
要不然,為什麼宣傳部門的權力會那麼大?你想要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是他們想要讓你看,讓你聽的,而不是你自己能夠選擇的。
大毛比較幹脆,也許沒想那麼多,他們隻是單純的想要裝個X,就算俺老豆掛了,我依舊是寒冬裏的那頭壯熊,誰敢再來!
莫斯科跟格羅茲尼同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後者是格拉喬夫親自擔任發言人,這家夥,在被擼下來前還在刷一波存在感。
格拉喬夫還用摩斯將腦袋磨了一把,這都能反光了,站在邊沿處,逆光的記者都情不知的眯起了眼睛。
新聞發布會地點是露天的,就在辦公區前麵的一處空地舉行,大約有超過20家的媒體,都是國家報刊,在裏麵還看到了兔子的人。
“先生們,女士們,很高興大家來參參加這次的發布會,我是俄羅斯國防部長,格拉喬夫。”
下麵的人很給禮貌的鼓掌。
格拉喬夫笑著頷首,看著發言稿,“這次新聞發布會主要就是宣布一件事情,俄軍殲滅叛軍,並且擊斃杜達耶夫!”他很不要臉的將這件事攬到了自家身上,其實,杜達耶夫到底是生是死,他都不知曉,但新聞媒體裏一定要出現,俄軍擊斃了叛軍頭領。
這叫政治的藝術,不要臉。
“我們打敗了車臣叛軍,重新讓格羅茲尼回到了聯邦手中,俄軍有能力和信心在保護領土完整統一的戰爭中保持勝利。”格拉喬夫抑揚頓挫的將發言稿念出了感情。
下麵的俄羅斯記者們都感覺到熱血沸騰,但總有人喜歡在這時候,給他潑冷水,其中鷹醬就喜歡這麼幹。
BBC的記者舉起手,“部長先生,我們能拍攝一下杜達耶夫的屍體嗎?”
“很抱歉,我們采取的是信息鎖定從而導彈襲擊的辦法,他被炸沒了。”格拉喬夫看著對方那張大餅臉就顯得很不爽,可還是還得按照很有禮貌的樣子笑著回答,偶爾還得做出個西方式的幽默,“也許,你一直看不到他了,你會去上帝那,他肯定去地獄,下一位。”
第二個他選擇了個稍微看起來很順眼的亞洲女記者,可對方卻不像是如長相般的溫柔,問題很是犀利,“部長先生,根據傳聞,俄軍能夠攻破格羅茲尼,背後有救世主公司的幫助,這是真的嗎?救世主公司在其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還是說,杜達耶夫的死亡跟他們有沒有什麼關係?”
格拉喬夫這臉色從對方開始詢問的時候就開始僵硬了,等她問完,部長先生的眼神都能吃人了,他現在最討厭聽到救世主公司的名字,他不是最純粹的軍人,但他同樣對那幫雇傭兵沒什麼好看,而且,記者的話將他的遮羞布給扯下來了,嚴格來說,這是打臉啊。
“沒有的事。”格拉喬夫表現的很激動,說話都擲地有聲,“這是對英勇俄軍的一種最大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