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複恭眼見大唐就要恢複太宗,高宗時候的強盛,長安政令一出,天下九州賓服,眼中也不禁墜下淚來。
他做了一個手勢,早有甲士端上一個巨大的火盆。
四十八個節度使的印信,一起被丟入火盆之中。
李曄親自送了兄長下了高台,眼看火光閃耀,少年的臉上全是興奮之色。
“朕為此間帝王,絕不會讓黃巢之禍再演,仙人在天際之上,定能看的清清楚楚!”
唐昭宗想到今日大好局麵,都是秦峰所贈,對著天際躬身施禮。
他一句話說完,高台之上,忽然一個虛影顯現了出來,正是秦峰的虛影。
“唐國藩鎮,始於財政破產,租庸調製運行不下去,這才有了州郡自治!”
“李曄,中樞無錢,你當如何化解?沒銀子糧秣,光靠嘴皮子,唐國終究還是要出藩鎮的。”
秦峰獻出身形,自然就是要了結唐僖宗時空之事了。
他說話並不客氣,隻是陳州城下,大唐君臣,人人都是覺得,仙人說話就該如此。
四十八節度使不敢多看秦峰,一起低下頭來,自己心中,卻在想著秦峰說的財政之事。
李曄,是立誌要做明君的,秦峰問出的問題,他在陳州的這段時間,每日和曹操手下的謀士,諸葛亮和趙普一起商議。
三位帝王帶來的謀士團,可是謀士天團,眾人群策群力,倒是真的給李曄,想出來了一個方法,再振大唐。
“仙人,李曄知道,租庸調再不可行!”
“荀攸大人和趙普大人的意思,皇家宗室,和貴胄子弟,不著賦稅,無限兼並土地之事,再不可用。”
“李曄心中深以為然,以後三省六部之外,朕還要再設職司,定要監督九州,讓耕者有其田!”
“好,有些道理,還有呢?具體點的!”
“仙人,諸葛武侯大人,在陳州,調閱了我大唐幾十年的卷宗觀看。”
“先皇宰相楊炎,以夏,秋兩季征收賦稅,定要重現德宗之時,內庫充盈的盛景。”
“兩稅之法,後來推行不順,不是法度不嚴,而是官吏貪墨!”
“朕已經想好了,以後刑部,大理寺,要設立專職之司,監督天下百官!”
“再有貪墨我大唐稅銀的事情,朕是不吝惜殺人的!”
“這……”
秦峰沒想到他把唐昭宗逼的和朱元璋一般了,大唐也搞起了有時代特色的場衛。
不過,秦峰想了想,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不管怎麼說,總比放任貪墨的好,不禁輕輕點了點頭。
“這是你自己想的?”
“這,這是諸葛先生,一字一句教給朕的!”
“諸葛先生肯教你,那是大唐的福分,是你的福分!”
“此間天道之事已了,我要在陳州布置大陣,讓三位帝王回到自己的位麵!”
“李曄,以後為君,心中想的,一定要是萬民!”
“喏,李曄知道了!”
高台之上,隨著李曄知道了這句話,三個一直站在李曄身後的帝王,腦中幾乎同時傳出了天籟之音。
………………
【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