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個月的時間。
朱高煦的《太宗本紀》已經抄到了第八十多遍。
《紅樓夢》才寫了到二十多回。
差不多全書的四分之一。
用毛筆寫近百萬的蠅頭小楷的確是一件非常費體力的工作。
約麼每天一萬字的輸出。
已經是朱瞻圻的極限了。
畢竟大明沒有打字機,朱瞻圻也不是觸手怪。
這段時間,每寫完一回,朱瞻圻就命保兒拿著手稿到市麵上去賣。
還給自己起了一個筆名:朱家老二。
果然不出所料。
很快應天府的酒館茶肆、教坊戲樓都在流傳《紅樓夢》。
文人雅士、說書先生、閨閣小姐、教坊名妓都在爭相傳閱。
一時之間洛陽紙貴!
雖說市麵上才二十多回。
這本奇書已經在在整個應天府引起了轟動。
更有不少書肆老板圍追堵截保兒,想買到第一手書稿。
單節章回出價竟然高達數百兩銀子。
這下可把保兒高興壞了,每天的工作就是帶著書稿到市麵上換錢。
朱瞻圻一高興還會隨手打賞保兒幾兩碎銀。
朱瞻圻的粉絲量也隨之突破了一萬。
與此同時。
紫禁城裏的朱棣很納悶。
平時老大老二兩個兒子天天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晃悠。
現如今過去了半個多月的時間。
倆人連個麵都沒漏。
“不知道在搞些什麼名堂!”
朱棣自言自語了一句。
“王狗兒,去把紀綱給朕找來。”
在大明,想打探點情報,錦衣衛永遠值得信賴。
不多時紀綱入宮。
請安完畢之後,像一尊煞神立在殿內。
作為帝國最高情報機關的長官,紀綱自然而然地染上了一股濃濃的陰鷙之氣。
“這幾日東宮和漢王府那邊有什麼動靜?”
“據微臣所知,漢王這段時間非常安分,整日帶著皇孫在書房抄寫《太宗本紀》。”
朱棣點了點頭。
對朱高煦的態度表示非常滿意。
心想這個老二可算是沒白挨那頓打。
“太子那邊呢?”
紀綱繼續回話:
“太子最近經常出入漢王府,一待就是半天,一般都是用過飯之後才回東宮。”
朱棣陷入了沉默。
兩個兒子曆來不和,如今卻走動頻繁。
這不正常。
絕對不正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朱棣準備親自一探究竟。
“應天府最近有沒有什麼大事發生?”
“回皇上,最近皇城內外太平無事,百姓各司其職,各級官吏皆奉公守法。”
“隻是最近坊間正在流傳一本奇書,叫做《紅樓夢》。”
“眾人趨之若鶩,一稿難求,作者好像叫做‘朱家老二’。”
聽完。
朱棣對這本《紅樓夢》也頗感興趣。
依稀記得年幼時《三國誌通俗演義》問世之後,也曾引發追捧。
隻不過當時流行的範圍大部分局限在軍隊和朝廷內。
像這樣引發全民追捧和熱議的情況還是第一次。
朱棣決定出宮走一圈。
“一會兒你去換身便裝,陪朕出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