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朱瞻圻臨時總督大明鹽務。
朱棣的聖旨到後,夏原吉開始打趣朱瞻圻。
“皇孫殿下,臣這個總廠長沒當上,反倒是您擔下了這麼個總督鹽務的差事,哈哈哈!”
“夏大人莫要取笑,要想將鹽田法推廣開來,離不開夏大人!”
朱瞻圻第一次擔此大任,又興奮又緊張。
總督大明鹽務意味著朱棣將大明一半的國運交在了自己的手上,隻能成功不能失敗!
於是和夏原吉細細商議了一番。
最後決定由夏原吉召集戶部的能臣幹吏到鹽城集合。
由朱瞻圻帶領眾人實地參觀鹽田的建設使用等一幹細節。
之後再分赴各地,開辟鹽田。
年關將近,兩淮、兩浙、長蘆、山東、河東、福建等產鹽區的煎鍋基本已經拆除完畢。
鹽田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海岸線上。
按照朱瞻圻製定的命名規則,從第一曬鹽場一直排到了幾百個。
於是他帶著各地鹽場廠長的奏報回到了京城。
王許兒和夏原吉則留在了鹽城,鹽場新建成不久,生產還不穩定,不能離人。
朱瞻圻沒有回漢王府,而是直奔皇宮而去。
朱棣知道他會來,早早在乾清宮備下了一桌酒菜,等候著孫兒的到來。
傍晚時分,他終於見到了風塵仆仆的朱瞻圻。
“孫兒給爺爺請安!”
“快免禮,你是大功之人!”
說罷,親自彎腰將他攙扶起來。
“快坐,今天就咱們祖孫兩個,咱們邊吃邊聊。”
朱瞻圻已不像最初見到朱棣時那番拘謹,非常自然地坐在了朱棣對麵。
見桌上有熱湯,一時顧不得禮節,端起來幾大口一飲而盡。
此時已是寒冬臘月,這一路上著實受了不少風寒。
朱棣看著又心疼又欣慰!
“瞻圻又為朕,為大明立下了大功,來幹了這杯酒,爺爺敬你!”
皇帝親自敬酒,朱瞻圻受寵若驚,趕緊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爺爺,此事成了!”
“最近孫兒安排人在沿海各地建了300多個曬鹽場,各個鹽場雖然有大有小,但加一塊能夠抵上咱大明一年的鹽產量!”
此刻的朱棣開心的像個孩子!
“好,很好,這下爺爺終於可以騰出手幹點想幹的事了!”
目前僅僅三百多個鹽場就有如此產量,證明朱瞻圻的鹽田法在產鹽效率上比以往煎鹽有了質的飛躍。
隻要朝廷願意,再開辟一些鹽場,鹽的產量還能再高。
這樣一來,鹽商們再想囤積居奇,朝廷就有能力拿出更多、價格更低的鹽直接賣給百姓。
少了鹽商扒去的這層利潤,大明的國庫收入將會上升一個大的台階。
當然,朱棣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他一生的理想就是將前元餘孽徹底征服。
可惜受製於糧草輜重和戰馬一直沒有實現。
如今大明有了充足的鹽,就可以在邊境與蒙古各部進行交易。
用鹽來換他們的戰馬。
然後再騎著蒙古人的戰馬去征伐他們!
朱棣甚至看到了自己躍馬瀚海,封狼居胥的那一天。
心神激蕩之下對朱瞻圻說:“瞻圻,朕當時承諾過,此事辦成之後,朕封你為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