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朱瞻圻離府而去,躲在角落裏的朱瞻基灰溜溜地進了太子房間。
“爹,你說那個小子到底用了什麼法術,能讓爺爺如此喜歡?”
“法術?”
朱高熾白了他一眼。
“你平日自詡心思機敏,可遇到大事竟如此糊塗!”
“爹給你講個故事你就知道為何你那個堂弟最近得寵了!”
於是朱高熾將此生最凶險的一次經曆講給了自己這個從來沒有受過挫折的兒子。
“洪武三十二年(建文元年),你爺爺剛起兵之時勢單力孤,雖然在保定白溝一帶小勝耿炳文,但終究是以一隅而敵全國,建文帝隨後又召集了五十萬大軍讓李景隆統領,想要將北平城連根拔起。”
朱高熾頓了頓接著說:“你爺爺也覺得北平孤城不能久守,於是將五萬燕軍主力帶走,想要去大寧脅迫寧王舉兵響應。”
這些事情朱瞻基是知道,低著頭默然不語。
“寧王是什麼人物想必你也聽說過,軍中都說‘寧王善謀,燕王善戰’,而且寧王手下除了八萬精兵之外,還有天下無敵的朵顏三衛,豈能那麼容易就受他人擺布?”
“你爺爺這一去就是三個多月,李景隆就算是再飯桶也發現了北平城中缺兵少卒!”
“想起那場大戰,你爹我現在都心有餘悸!”
說到這裏,當年北平城下屍橫遍地的畫麵再一次湧入心頭,朱高熾的麵色都變得有些蒼白。
“李景隆的大軍在城下鏖戰了一個多月,尤其是城南的麗正門,屍骨堆積的像小山一樣。”
“爹在城上,滾木礌石,火油炸藥全都用上了,但無奈南軍人數實在是太多,而城中將士本就是一些老弱,麗正門甚至幾度易主。”
“連番大戰下來,守城的一萬士卒已不足一半。”
朱高熾邊說邊看了看朱瞻基:“北平城你是去過的,城有多大你也清楚。”
朱瞻基知道他所說何意。
北平城是前元的大都,光外城城門就有九個,能夠分配到每個城門的兵也不過五百人。
朱高熾繼續講述當年之事。
“此時城中軍心已經有所動搖,不少將領甚至勸我棄城而走。”
“可當年咱們全家已經一起造反,天下再大,也不會有反賊的容身之處!”
“於是我把尚在繈褓中的你抱了出來,放在城頭與眾將士一起守城,以安軍心!”
朱瞻基萬萬沒想到中間還有這樣的插曲,不禁摸了摸屁股。
“爹,我屁股上那塊從小就有的疤不會是當年留下的吧?”
“不錯!”
“當時流矢滿天飛,有一支箭正好射進你的搖床,不過好在你當時趴在裏麵,否則的話,你算是要絕後了。”
朱瞻基聽完覺得菊花一緊。
“怪不得,小時候我問過我娘,她說是被狗咬的,我曾對著鏡子仔細看過,怎麼看也不像是狗咬的!”
“那是你娘不願提起這段事,當時我把你抱到城頭,你娘拿著刀非要和我同歸於盡!”
朱高熾撇撇嘴,心知這樣的做法對一個母親來說有點殘酷。
“那後來呢?”朱瞻基此時對當年之事也愈發的好奇。
“城內守軍見我將兒子都帶到了城頭,也就絕了棄城而去的念頭,實在守不住就隻能殉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