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大明的“加特林”(1 / 2)

於是朱瞻圻換下鎧甲,引著朱棣朝校場附近一座宅院走去。

製造新式火器一事必須隱秘進行,在火器問世之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當時朱瞻圻圍著京城轉了一天,才找到這麼一處足夠大又不惹人注意的四進宅院,花了兩千兩銀子將其買下。

宅院周邊有十餘名帶刀武士晝夜巡視,無關人等一律不許靠近。

從工部借來的一百工匠已經在此秘密開工了一個來月。

大門值守的武士見朱瞻圻引著一個老人緩緩而至,當即抱拳行禮。

“參見淮王!”

皇上在側而隻參拜自己,讓朱瞻圻有些尷尬。

“混賬東西,皇上在此還不趕緊跪下!”

二人一聽,頓時如五雷轟頂,俯首在地,一個勁的磕頭。

“小人有眼無珠,沒有及時給皇上磕頭,死罪,死罪!”

朱棣微微一笑,抬抬手示意他們起身。

“無妨,你們又沒見過朕,何罪之有?快快平身吧!”

二人見皇上如此平易近人,心中感激莫名,愈發不敢起身,磕頭如搗蒜一樣!

朱棣倒是能理解二人的心情。

他自己即位也是小宗取代大宗,自然明白底下人對皇權的敬畏。

待二人情緒稍微穩定一些,再次開口:“起來吧,站好你們的崗就行。”

二人這才起身,幫忙打開了府門。

朱棣與朱瞻圻一前一後進了宅子。

宅子的第一進被朱瞻圻用來煉鐵打鐵,影壁後麵就是一座臨時搭建的高爐,耳邊叮叮當當的打鐵聲此起彼伏。

二三十個光著膀子的工匠正在忙碌。

第二進院落是組裝火器的地方,鐵匠們按照朱瞻圻所繪圖紙將火器所需的各個器件鍛造好後,送到此處,由工匠們在此組裝。

第三進院落是存放火藥和彈珠的地方。

因為火藥容易爆炸,因此朱瞻圻將存放火藥與煉鐵的場所隔離開來。

最後一進院落則是工匠們休息的地方。

在第二進院落,地上整整齊齊擺放著百十來個狀如琵琶的東西。

朱棣剛一看到,立馬瞪大了眼睛。

“這就是你製造的新式火器?”

“正是!”

不待朱棣發問,朱瞻圻走上前取過一件,打開外罩。

“此物孫兒起名為迅雷銃。”

於是現場開始將迅雷銃組裝起來。

“槍柄的前麵一共有18根槍管,由前後兩個小圓盤固定,中間為一根長木柄,柄上安裝有發火裝置的機匣。”

他邊說邊演示。

“發射時要將小斧倒插在地用來架槍,然後將這個大圓牌可以套在銃上用來抵禦敵方的彈丸和弓箭。”

朱瞻圻越說越來勁,朱棣則越聽越驚奇。

“十八根槍管?爺爺怎麼看不到火繩裝在什麼地方?”

朱瞻圻用手指著機匣上的龍頭說道:“爺爺看這裏,這裏麵安裝有燧石,將龍頭對準槍管上的火門,按一下靠著撞擊燧石產生的火花就可以點燃火藥。”

“發射完了之後,轉動小圓盤就可以發射下一根槍管裏的彈藥。”

燧發槍在朱棣一朝還沒有出現,此時無論是明軍的火銃還是倭寇的鳥銃都是靠火繩來擊發。

朱棣興奮地問:“你的意思是即便是在雨天,迅雷銃依然可以使用?”

朱瞻圻嘿嘿一笑:“當然!”

“不僅如此,爺爺你看迅雷銃的槍管比咱神機營的火銃更長更細。”

神機營是朱棣成立的火器部隊,一直都是他的心頭好,與五軍營、三千營並稱京城三大營,在征討漠北的時候立下了赫赫戰功。

他細細觀察了一會兒,發現的確如朱瞻圻所說,隻是不清楚為何要如此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