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奔波,朱瞻圻也已經是疲憊不堪。
回到帥帳之後,他在塌上倒頭就睡,連衣服都沒顧上脫。
這一覺直接睡到第二天的中午。
休整了一天的將士們也重新恢複了活力,在各自的營帳之中整軍操練。
城中百姓雖說有近一半的人家都有人死在了這次戰鬥中,但活著的人心裏非常清楚,是平倭軍拯救了他們闔家滿門的性命。㊣ωWW.メ伍2⓪メS.С○м҈
於是百姓們自發地將雞蛋、白麵、蘿卜等吃食送到了軍營。
平倭軍軍令嚴明,朱瞻圻曾下嚴令禁止將士們收受、搶奪百姓財物,因此各營將士均不敢受。
但百姓卻不買賬,一定要讓他們收下。
無奈之下,三個營的指揮官一合計,一同來到帥帳來找朱瞻圻。
此時的朱瞻圻睡醒沒多久,正在端著一碗陽春麵大口吞咽。
得知他們的來意之後,朱瞻圻喝完碗中的最後一口湯,才向他們解釋。
“本王頒布軍令的初衷是希望諸位能夠約束眾將士,克己守法,為國而戰,為民而戰,切不可因為一時小利失了民心。”
“如今百姓此舉正是民心所向,況且也無貴重之物,就讓將士們多吃點吧!”
三位指揮官聽聞此話,個個喜笑顏開,拜謝而去。
朱瞻圻伸了個懶腰,走到書案前,提筆寫下了第二份戰報。
“臣,大明淮王,平倭軍指揮使,皇孫朱瞻圻上奏:“自永樂十六年二月率軍出征以來,曆時三月,大小二十餘戰,斬首倭寇四千二百三十八名,溺亡六百七十二名,剿滅倭寇岱山巢穴,解救被擄婦孺一千餘人,我軍陣亡總共二百一十四人。”
朱棣拿到戰報之後,果然大喜過望。
沒想到這孫子居然連倭寇的老巢都給端掉了。
這次他讓皇太孫朱瞻基親自帶著嘉獎聖旨以及一百車禦酒前去勞軍。
朱瞻基接到這個差事,心中自是一百個不願意,但皇上的旨意又不可違背,糾結了半日之後,隻能是硬著頭皮上路。
五日之後,朱瞻基抵達台州臨海,在帥帳中見到了大出風頭的朱瞻圻。
來都來了,朱瞻基自然不願意得罪朱瞻圻。
“淮王立下大功,皇上特派我來傳旨,並送來禦酒一百車,以表彰眾將士肅清海疆的功勞!”
朱瞻圻自是做足了麵上功夫,趕忙向朱瞻基行禮:“太孫殿下,此次功勞全賴皇上英明,將士用命,小弟不過是撿了個便宜!”
他雖然說的恭謹有禮,而帳中將士卻都是一副彪悍的神情。
朱瞻基心中一直念念不忘校場之上被朱瞻圻碾壓的那一幕,此時見到朱瞻圻手下將士趾高氣昂的模樣更是不爽。
他沒有接著朱瞻圻的話往下說,反而是拿起了官腔。
“皇上有旨,諸將跪聽!”
說罷取出聖旨站在眾人身前,準備宣讀。
朱瞻圻和在場的將士們趕忙跪下。
看著跪在眼前的一群人,朱瞻基嘴角微微上揚,高聲宣讀起朱棣的聖旨。
朱棣在聖旨中大書特書平倭軍的功勞,並且厚恤傷亡者家屬,讓朱瞻圻擇日班師回京,皇上要親自慰勞全軍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