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們爭吵的原因,無非是派誰去氓國支援。
要知道在朝堂之上兵權是十分重要的,從前祁帝還在的時候,兵權在手的人就是謝洵。
而現在祁帝死了,幾乎所有的兵權都收攏在了謝洵手中。
這一點其實讓朝臣們很不安?
任何事情都講究製衡。
知道朝堂之上尤甚。
皇帝與臣子之間也是互相製衡的。
隻有兩方勢力相當,才能趨於一個穩定的局麵。
而古往今來,朝臣之間的相互製衡,無非是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聯姻,二是兵權。
可是看看謝洵,聯姻這方麵,他除了秦如霜誰也不要,大臣們沒有辦法將自己的女兒或者家人送進皇宮,已經讓他們十分不滿了。
而現在兵權幾乎全部都握在謝洵手裏,剩下的一點還在秦如風手中。
秦如風是什麼人?
是秦如霜的親弟弟!
她秦如霜被謝洵專寵,已經夠惹眼了,唯一的親弟弟,還是這朝堂之上,除了謝洵之外,唯一一個擁有兵權的人,怎麼能讓他們不忌憚?
而這次出兵支援氓國,對於大臣們來說就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誰能獲得這個機會,謝洵便會將一部分的兵權分到這個人手中。
到時候得勝歸來,無論如何也能獲得一些功勳,有功勳就會有功績,有功績就能有兵權。
他謝洵總不能卸磨殺驢,讓人帶兵打仗回來立刻就將兵權收走吧?
這兵權留在手中一日,就是一份保障,也是一份依仗。
幾乎所有的人打的都是這個主意,而偏偏今日朝會之時,謝洵提出要讓秦如風帶兵前去支援。
這樣一來,朝臣們當然不幹了。
他們好不容易等到這個機會朝中,又不是沒有武將,哪怕是換任何一個人也好,為什麼偏偏又是這個剛剛大勝歸來的秦如風?
再這樣下去,朝堂之上除了謝洵之外,恐怕就是秦家的權力要一邊倒了!
讓他們如何能開心。
“王爺,不合適!不合適啊!秦將軍剛剛打了倭國回來,還在休整,怎麼能又拿回秦將軍出兵呢?”
“對啊,對啊王爺,這點小事何必勞煩秦將軍?不管是克嘎還是氓國,不過彈丸小國,隨便一個武將都能搞定,讓氓國的人衝在前麵,我們跟在後麵做補兵就好了,何必勞動秦將軍呢?”
“現在朝堂之上的武將們都沒有事吧,都等著曆練的機會,王爺何必專盯著秦將軍一個人不放呢?”
……
謝洵坐在龍椅上,聽著下麵的人吵得不可開交,他怎麼會不明白這些人心裏的小九九。
隻是他也有別的考量。
兵權的確是太重要了,剛剛扳倒了一個蕭山,他不希望這朝中再出一個權臣。
所以,這一次出兵,他還是決定要用秦如風。
畢竟秦如風手上本來就有一支軍隊,基本上不用再做調整,幫助氓國已經綽綽有餘。
而且秦如風對他忠心耿耿,又是如霜的弟弟,自然是最佳人選。
朝臣們所說的問題,他不是沒有考慮過,關於秦家權勢太過……
首先他相信秦如霜,如果秦家人真的有二心,秦如霜第一個就不答應。
其次,兵權以後肯定是要重新分配的,隻不過不是現在。
因為他還沒有登基,他的權利也不穩固。兵權要分,隻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
偏偏這些朝臣們都看不懂這一點,隻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