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求見,禦書房內坐著的,又是相府嫡女。
皇甫權蹙了蹙眉,道:“傳。”
一起來的不止是杜恒,杜釧和杜錫都來了。
當然,皇甫權也心清目明,知曉這肯定是杜若早在求見自己之前,就做好了安排。
但這種事,也怨不得杜若。
人都想為自己爭取更好的局麵,無可厚非。
皇甫權本來也沒想對杜家下手,對於杜若這點小動作,還是能容忍的。
三人進來後拜見皇帝,又向大皇子妃問安。
杜若先是以皇家兒媳的身份,接受了父兄的拜見,再站起來以女兒的身份施了一禮:“父親、二位兄長!”
三人自不能受她的禮,杜恒趕緊相扶。
以杜若的身份,不好為皇甫賀求情。
但杜恒就不一樣了,一開口便是:“臣鬥膽前來求見聖上,自然是為了太……大皇子的事。”
說著,又跪了下去。
父親跪了,杜釧與杜錫自然也跟著跪下。
杜恒說道:“聖上明鑒,大皇子有罪、甚至罪孽深重是事實,但他是受奸人所害。大皇子要被繩之以法,那害他的賊人,又如何能逍遙法外!”m.X520xs.Com
他不直接為皇甫賀求情,卻是要求處置謀害了皇甫賀之人。
那就是苗玲瓏無疑了!
說白了,也是在側麵求情:這件事是皇甫賀有錯,但也情有可原不是嗎?
倘若不是娶了個有問題的側妃,又怎麼會落到如此結局?
而這個側妃,是安國公嫡女!
安國公,真的可以置身事外嗎?
杜若也道:“稟聖上,殿下離開帝京去蜀河之前,臣媳已經發覺有問題了。在他離去之後,將整個東宮翻了個底朝天,查出來不少證物,指向側妃苗玲瓏所為!”
“苗側妃自從嫁入東宮之後,未得夫婿歡心。美人計不成,便對殿下用藥下毒。”
“……”
她撐著身子,將先前查到的一係列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最後:“此事,敦愚王妃可以作證!東宮這些毒物,也是經過敦愚王妃辨認過的。”
“並且,當時清洗東宮之時,臣媳曾稟報過蕭妃娘娘。蕭妃娘娘與眾多宮人,亦都是知曉的!”
本是東宮的事,但鳳印在蕭妃手中,要對東宮進行大清洗,代表著要打殺不少人,自然少不得要在蕭妃那邊走個過場。
這也是當時杜若就思量過、準備好的人證,目的就是為了等皇甫賀回來,將苗玲瓏直接弄了!
隻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等皇甫賀回來,他竟然變成了那個樣子。反倒是苗玲瓏,至今尚未得見。
事到如今,那些證據才能拿出來派上用場。
既然有證據,當然是要上呈的。
杜恒趁熱打鐵,道:“臣鬥膽認為,苗家有叛國之心,才會縱容苗氏女對儲君下毒。以控製儲君,來促使大蜀與南吳之亂!”
這件事,皇甫權心裏自然也是有數的。
但他不能明說。
此時杜恒提出來,他正好趁著這個機會,道:“杜相說苗家有叛國之心,可是要拿出切實的證據來。不然,若是冤枉了苗家,朕豈非是個昏君?”
場麵話,說得漂亮。
自己侍奉的帝王是個什麼樣的人,在場的幾人沒有任何一個比杜恒更了解。
但杜恒自然不會愚蠢到去戳穿皇甫權的虛偽,他謹慎地道:“臣會傾力搜集苗家叛國的證據,不為其他,隻盼著大皇子妃與她腹中皇孫安好!”
沒提皇甫賀,因為,那件事不能提!
如果說了,就是要挾皇帝了,杜恒說話極有分寸。
文臣話術精妙,可見一斑。
他身為老父親,盼著自己的女兒與外孫安好,在情在理,誰也說不得他不對。
皇甫權能不懂他這話是什麼意思嗎?
當然懂的!
大皇子妃、與她肚子裏的孩子,如何能安好?
寡婦、遺腹子,自然是不能好的!
“現今是五月份,朕允你們兩個月時間查出個所以然來。”
“首先,捉拿前太子側妃苗氏。若抗旨不從,殺無赦!”
“大皇子那邊,朕會命人盡力為其診病。但……他所犯下的錯,自不能不當一回事。”
“念在大皇子是受人所害,著將大皇子貶為庶人,查清楚苗家叛國一事之前,斷不可離開帝京!”
“倘若並非苗家叛國所致,便是大皇子自己的問題,朕會賞他一個幹脆!”
“如此,杜相可有異議?”
兩個月時間,要抓獲苗玲瓏。
這還不算難事,畢竟要的不是活人,死人也可以!
他們也都知道,苗玲瓏在敦愚王手裏。
但,搜集出來苗家叛國證據,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至於皇甫賀,被貶為庶人。
倘使沒有查清楚苗家的案子,還是會追究他,會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