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拭眉換下了夾棉的厚重衫子,穿得厚料子不加棉的衣裳,顯得身形沒有這麼臃腫。
雨水逐漸多起來。
今年,柳拭眉比任何時候都要關注春雨,因為:“今年的春種,應該各處都順利吧?”
雨水如期而至,春種應該沒有發生什麼問題。
但古代的農事基本是看天吃飯,老天爺賞飯吃,一切就順利得很。
天公不作美,不管旱澇,對老百姓都是天大的災難!
尤其關係著今年的秋收!
能不能順利打下北齊,成功統治西魏,今年的農事特別重要。
坐在麵前跟著女帝一起議事的,有大國舅、杜相、戶部尚書,另外還有——
張懷!
怎麼說張懷的存在呢?
身為張閣老的嫡孫,張懷具有得天獨厚的入仕優勢。
然而,他自己對於入朝為官是興趣缺缺,一心四處遊曆。
甚至於,他不惜自毀前程,屢屢從殿試上找借口逃脫,本有三甲之才的他,如今卻隻是個進士。
但是,殊途同歸,被自家長輩坑了,從去年接下了慕將離手中的興修蜀河人工渠的任務後,踏上了欽差大臣的路,一去不複返!
這不,從南吳回來後,他正打算趁著雨季的時候去驗收蜀渠,還沒能出發,女帝又召喚他進宮。
可想而知,不會是什麼好事!
柳拭眉的問題,他最有發言權:“臣下從南吳回來這一路,有特別留意各處的春種。”
張懷雖然不願在朝為官,但張家人心係百姓也是家族傳承。
他這一路回來,並沒有快馬加鞭直接往帝京趕,而是一路從南到北,四處觀察了當今大蜀最重要的事——農業。
沒有農業的支撐,戰事就不可能順利!
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從南吳要來了一些糧草,張懷更關心今年的春種秋收。
因此,柳拭眉提出的問題,他回答得正好:“各處的春種都已經開始了,雨季也都很順利。可以說,托陛下洪福,今年的開年算得上風調雨順。”
“那就好。”柳拭眉點點頭,又道:“春種順利了,便得考慮度夏。夏季容易幹旱。”
她說道:“朕這幾日翻閱了大蜀各地容易發生旱災的地方,專門將這五個郡城翻出來研究了一遍。”
她這邊說著,墨兒將謄寫好的資料發放下來,給每一位“與會人員”!㊣ωWW.メ伍2⓪メS.С○м҈
這種做法很新鮮,自然是柳拭眉從現代帶來的。
甚至,她還命人置辦了一張長桌,單獨在禦書房隔壁開設了一個會議室,可以容納二十個人同時在裏麵議事。
很是新鮮,但確實方便。
撇開了君臣那一套禮儀,每個人都能坐下來參加會議,但女帝依舊坐在龍椅之上,彰顯著舉世無雙的尊貴。
眾人看了卷宗,上麵仔仔細細地寫著這五個郡城在五十年內,發生過的旱災狀況。
見大家看得差不多了,柳拭眉詢問道:“朕以為,天災人禍固然不可抵抗、不可避免。但,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應當作為基本準則!”
“夏季尚未來臨,但我等已經給這些容易發生災禍的地方,都列入了重點防備中。”
“春日蓄水,夏日旱災一來,開閘放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