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說劉表無能,而是荊州的情況實在是太複雜了。
“大王。”
陳宮侃侃而談道:“臣以為,可一如劉表定荊州之故事。”
“荊州原先有七大家族,分別是蒯、黃、龐、蔡、習、楊、諸葛。”
“以籍貫論,他們全是本土世家,蒯家是南郡,黃家是沔南,馬家是宜城,其餘龐、蔡、習、楊都是襄陽,世代祖居於此。”
“隻是若按全國來論他們算不上頂級的豪族,如諸葛家珪、玄兄弟這一支其實已相當於破產,家道中落,但還能跟龐、黃、蒯三家的嫡係子女聯姻,也肯定不會太弱。”
“劉表統治這一州之地還得靠他們。”
“大王若要真正的平定荊州,還需要拉攏這荊州的七大世家,尤其是蔡、黃、蒯三家,若不能爭取到他們的支持,大王當除之而後快!”
對於陳宮的這一主張,蕭玄心裏還是頗為讚同的。
說真的,荊州的士族,與其說是士族,倒不如說是“宗族”……
在原來的曆史上,荊州士族之間的複雜關係,可以跟東吳的士族相提並論了。
可惜蔡瑁、蒯良投降曹操後,荊楚人才多埋沒在魏國士林當中。
如果周瑜、魯肅主張投降,大概不過又是蔡瑁、蒯良罷了,張昭頂多是韓嵩!
而黃承彥與黃祖、黃蓋是屬於同族的。
諸葛亮為何能與劉琦密會於閣樓?
因為諸葛亮和山陽劉氏關係密切,劉琮娶蔡氏宗女為妻,諸葛亮娶蔡氏外甥女為妻,兩人算起來也是表兄弟!
同時,諸葛亮的大姐又嫁給蒯祺為妻,二姐嫁給龐山民,所以諸葛亮與蔡瑁、蒯良、龐德公的關係並不淺。
那邊諸葛瑾在江東更厲害,跟張昭就是親家,兩外甥女分別嫁給陸抗與孫和。
而諸葛亮讓劉琦代黃祖出任江夏太守,恐怕兩人跟江夏黃氏關係更為親近一些,他們在不願投降的情緒下,最終選擇與劉備勢力合流……
盡管諸葛亮有可能早幾年就與劉備相交,正式效力時間是在曹操南下之際。
若是劉表的荊州政權存在足夠長久,後期將劉備勢力吸納進去,同樣會成為一個南北勢力結合的割據政權。
最後搞出個蔡、蒯、龐、諸葛四大家族也不一定!
蕭玄認為,在三國時期,混得最風生水起的,莫過於諸葛家族了。
因為魏蜀吳三國都有諸葛家族的人身居要職。
蜀漢的諸葛亮,當了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東吳的諸葛瑾官至將軍,領豫州牧。
諸葛衍在魏國任職,任征東將軍。
這不僅僅是巧合,更是一個大家族的智慧。
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別家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選對了,全家都會飛起來。
但如果選錯了,就認命了,很可能會被淘汰……
但是諸葛家族很明智地選擇了三個老大。
俗話說,一邊的諸葛倒下,一邊的諸葛就會站起來。
。您提供大神迷惘的小羊羔的開局拯救貂蟬何太後,三國大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