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再見賈元春(1 / 2)

你又認為?

丁大誌有些鬱悶,你再認為,會不會又對我們文臣不利?

以前感覺安平郡王不問政事,不上朝堂,對文臣還算友好。

今日這一次皇帝召見他們才知道,安平郡王不言則已,一開口建言,就是完全向著武官,與文官對立。

想想也是,安平郡王軍功起家,是地地道道的武將,怎麼可能會與文臣站在一條線上?

站在武官一方,才是正常。

建元帝則是笑道:“安平郡王,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陛下,軍國大事,兵武之言,還是要保守秘密為好。”

賈蓉想了想,反正已經得罪了文官,這時候再得不得罪已經無需在意:“臣認為,留下海軍將軍,還有幾位西洋使臣就好。”

這下,六部文官,內閣大臣無不是臉色一變。

好吧,這次軍國大事,將我們文官完全排除在外?

以前哪一次軍國大事,不是我們文臣參與諫言,定下計策的?

就憑著那群武官的腦子?

要真如此,大周怕早就已經被蒙古還有建奴,攻破神京城,大周不複存在。

“諸位愛卿,你們且回,有事朕會召見你們。”

建元帝知道賈蓉不會無的放矢,接下來的言語,絕對會是秘密。

等著文武不甘退下,賈蓉這才說道:“陛下,軍火交易,才是最賺錢的,實打實的一本萬利,且,結合臣之前諫言,可以推動大周火器發展。”

有了交易,才會有產品的進步。

這是必然!

甚至,有了競爭,才會有產品的更迭換代。

大周,軍火交易,勢在必行。

“王爺。”

這會兒沒人了,看了一眼幾個滿臉迷茫的西洋使臣,牛繼宗小聲說道:“就不怕這些西洋人,得到了火器壯大自己,到時候攻打我們?”

建元帝神色一動,他也考慮到了這一點。

火器不同尋常,是危險的大殺器。

所以,此舉可不可行?

“嗬嗬...”

賈蓉微微一笑:“聽這幾個西洋使臣的說法,西洋還沒有大規模裝備燧發槍。”

對於火器的發展,得益於之前的曆史老師課外拓展知識,應該是在十六世紀中葉,就已經被發明出來,至今已經接近百年。

大周不是建奴,承繼朱明,見識到了火器的強大,更是鼓勵發展,大周的燧發槍,比之西洋還要早了幾年。

這一點,與曆史上記載不同。

而西洋燧發槍的裝備,是到十七世紀中葉才開始裝備,這時候還沒有大範圍裝備。普魯士應該是遇到了強敵,裝備了燧發槍,才會想著購買。

“而我們,可以出售給他們,卻要簽訂協議,賣火銃還有火炮,可還是要出售彈藥的,這都是銀子,其次...”

目光閃動,賈蓉輕聲道:“我們大周威力最大的火銃、燧發槍還有火炮,不會出售給他們,保持火器優勢。”

“賣火器啊...”

咂巴咂巴嘴,牛繼宗嘀嘀咕咕,還是感覺不穩妥。

賈蓉繼續說道:“目前咱們剛剛成立兵革部,剛剛成立海軍衙門,建造船隻還欠缺經驗,這一點我們還要西洋人幫助。”

普魯士的人,能夠來到這裏,必然會有大船。

這時候,荷蘭人、英吉利人,已經開始縱橫海上,哪怕普魯士造船落後,也可以通過他們購買大船,特別是最先進的帆船。

縱然是花費巨大代價,也要跟上時代潮流。

與外交流,才能見識世界之大。

這也是賈蓉一直主張的,如今西洋人的出現,是一個契機。

大周徹底融入世界,而不是閉關鎖國,真正開放,就要從這一次軍火交易開始。

君臣商議一下細節,建元帝臉上浮現笑容:“牛愛卿,這件事情交給你們海軍衙門負責,切記,武器定價,要在我們製造成本的十倍以上,這是最低底線。”

“是!”

牛繼宗看向夏守中:“臣還需要夏總管,幫著去翻譯。”

牛繼宗帶著夏守中與西洋人離開後,賈蓉拜倒在地:“陛下,臣希望見一見賢妃娘娘。”

......

見賢妃娘娘,是不是賈蓉臨時起意,而是這段時間,就開始思索的事情。

至今賢妃娘娘沒有身孕,顯然是皇帝刻意為之。

為了後宮穩定,也為了江山穩固。

賢妃娘娘娘家為賈家,賈家人脈極廣,又有一位手握實權的王爺。若是誕下子嗣,必然水漲船高,皇後必然忌憚。

畢竟現在皇帝春秋鼎盛,才四十來歲,儲君雖然有了人選,但是畢竟還沒定下。

後宮妃子,並不隻有賢妃,皇帝庶子好幾個,那幾個庶子,儲君爭奪中,已經失敗,開府的開府,分封到封地的到了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