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來這裏了,就等等看吧。”大夏首席說。
他對於當前裝置運行的狀態同樣不滿意。
但是他知道這演示隻是剛開始。
冷核融合裝置究竟有沒有研究成功,還需要等等才知道。
楊寧聽首席這麼說,也是耐著性子等了起來。
王順威這時候心中是有些緊張的,以前給首席演示的都是已經成功實驗了千百次的成果,而當下的這個裝置,此前他在不久前剛運行成功過一次。
他心裏也是很害怕這裝置會在演示過程中發生什麼意外。
不過,他的害怕顯然是多餘的。
顧修設計的這個小型冷核融合裝置雖然算不上完美,但絕對是在現有的實驗設備下能造出來的極致了。
兩分鍾後,連接著核融合裝置的數據麵板上的數據開始發生了明顯變化。
“注意看,聚變開始了。”王順威提醒眾人。
數據麵板上顯示,高溫高壓催動裝置從始至終沒有運行。
但整個裝置的反應堆的溫度卻是在急劇的升高,一百度、兩百度、一千度……最後直接上升到了恐怖的兩億攝氏度!
雖然整個動力裝置外層用了最好的隔熱材料,但是在場眾人依舊感覺體感溫度有了明顯的升高。
反應堆的溫度達到如此高溫,定然是因為發生了聚變反應。
而這聚變反應發生的時候高溫高壓催動裝置沒有運行,也就是說,這裝置真的完成了正常溫度下就能觸發的冷核融合!
楊寧皺眉,看著麵板上那在兩億度攝氏度上下浮動的反應堆溫度數據,眼眉微挑。
這幾十年來有無數的科學家進行了無數的實驗,結果無一不是以失敗告終。
以至於當今的世界,大多數物理學家對於冷核融合的現實可行性是持否定態度的。
一向喜歡用數據說話的楊寧,同樣覺得這冷核融合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但是,眼前的這台裝置卻是成功的實現了冷核融合!
這一點,當今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家能辦到。
但是眼前的這個基於熱核融合改動出來的裝置卻做到了!
這簡直太過於震撼!
數據麵板上的溫度在達到峰值後幾乎都沒有變化了,這穩定的程度甚至比他們之前一直使用的熱核融合裝置要更加穩定。
這個高中生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造出了可以與他們整個團隊耗費了十幾年心血打造出的熱核融合相媲美的動力裝置!
這讓楊寧受到了極大的精神衝擊。
首席雖然不是很懂核融合,但是根據體感溫度的變化和楊寧的反應也猜到了這個裝置是達到了預期的實驗效果。
這讓他忍不住多看了顧修一眼。
顧修並沒有在意眾人的震驚,他的表情從始至終都很平靜。
或者說,他的表情中還有一絲對於眼前這套裝置的不滿意。
楊寧在這時忍不住看了一眼王順威。
王順威看起來神采奕奕,雙眸中閃著興奮的光,甚至連他那原本佝僂的腰都比之前挺直了幾分。
這讓楊寧心中百味交集。
他和王順威既是同事,又是學術上的競爭者。
現在這裝置成功運行,讓他有了一種莫名的挫敗感。
“王副總設計師,我們需要的是可控核融合,如果冷核融合不可控,對我們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楊寧憋著最後一絲不服氣說。
“當然是可控聚變,若是不可控,這裝置早在聚變開始的時候就炸了。”王順威笑笑,“顧修,把裝置的可控性演示給大家看看。”
顧修點頭,拿出控製器,在控製器的屏幕上連點。
很快,數據麵板上的反應堆溫度數據就發生了變化。
兩億攝氏度變成了一億攝氏度,保持了一分鍾。
顧修再次操作,一億變成一千萬攝氏度,保持了一分鍾。
顧修第三次操作,四千萬再次變回五千萬攝氏度,保持了一分鍾。、
最後,溫度以一個極快的速度降低,反應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