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日,武安、韓氏兄弟、吳玉寶分別找人談話。
效果很好,當日加入鄉兵的人,人人都對武安敬服,武安一開口,紛紛都答應下來。
有的還要介紹親朋好友加入,不過被武安以當前不需要太多人手給製止了。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海邊的人販賣點私鹽是常事,但是路上劫道的、私鹽販子黑吃黑的,加上官府的嚴厲打擊,一般人都不敢大幹,基本上都偷偷攜帶一點。
如今有武安挑頭,他們有了靠山,自然要好好的跟著發財。
武安對他們有嚴格的要求,鹽的價格要統一一致,不能高了,也不能低了,賣鹽的人可以有兩成提成,曬鹽的有半成收入,當然這是針對其他人的,韓潮、吳玉寶、韓湧三人另算。
隨後幾日,又找了三處可以曬鹽的合適位置,武安正忙著帶人圍海造田時,吳玉寶來報信他的舅舅帶人到了。
武安早通知吳玉寶,兵器馬匹不要帶到村裏,村裏太過顯眼,所以吳玉寶舅舅在村外找一個偏僻的地方等候。
武安先回家取錢,又趕著家裏的牛車往村外去,彙合韓潮他們三個,到了交易的地方,首先看到兩輛馬車,後麵各拴著兩匹馬,十幾個人警覺的站在四周,有的手上還握著刀。喵喵尒説
吳玉寶舅舅有五十多歲,長得很清瘦,大名喚做李榮,此時正和一個長得胖乎乎的富氣中年人站在馬車旁閑聊。
武安和李榮是認識的,武安平日也跟著三弟喊舅舅,兩人見麵上前熱情的寒暄幾句。
李榮對武安介紹中年人,道:“二郎,這是馬員外,快來見過。”
武安上前行禮問候,馬員外臉色如常的回了禮,倒沒有因為武安穿著寒酸而露出瞧不起的臉色。
武安現在倒不是買不起好衣服,隻是他要親自教鄉民製鹽,而鹽的腐蝕性太強,整日待在鹽堆裏,好的衣服也很快穿壞了,他是個實際的人,有錢還不如用在刀刃上。
“二郎,這次你要的東西,員外可是幫了大忙,見見東西你就知曉了。”
馬員外首先讓手下牽過來一匹高大的紅馬,得意的對武安介紹道:“這是一匹三歲的公馬,來自於河套草原,體魄強健,耐力十足,日行四百裏不在話下……”
沒等他說完話,武安上前幾步,雙眼放光仔細上下打量著紅馬,隻見它全身除了鬃毛和馬尾是黑色外,身體軀幹都是好看的棗紅色,身高大約有一米四左右,在草原馬中算是非常高的,當日徐教頭的黑馬就是河套馬,肩高卻僅有一米二左右。
馬員外見武安滿意,又讓人把其他三匹馬牽過來讓武安一一過目,說實話武安不懂相馬,也不認識相馬的人,其餘三匹馬雖然沒有紅馬神駿,肩高也有一米二三左右,外貌看起來都是不錯的草原馬。
韓潮、吳玉寶、韓湧三人也興奮的上前挑選觀看自己喜歡的馬,武安來之前就對他們說過,他們每人可以有一匹馬乘騎。
馬員外是走南闖北的的商人,眼睛自然毒辣,早就看出來武安幾人不懂馬,很是熱心的給武安講解一些馬的基本知識。
一會兒,又從馬車上搬下三個大木箱子,馬員外讓人一一打開箱子,裏麵分別裝著這次購買的兵器。
這是武安打著鄉兵的名義購買的,若不然雙方也不敢這麼正大光明的買賣。
馬員外專門馬車上搬出從一個木箱,從裏麵取出一把黑黝黝的鐵弓,雙手遞給武安道:“這是三石硬弓,又叫鐵脊弓,天下少有人能拉開,聽說武都頭天生神力,想找一把兩石以上的硬弓,可以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