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孤兒、實戰(1 / 2)

離校場的不遠處的一處農莊裏。

五百多名年齡大小不一的少年安靜的坐在一片空地上,他們每人一張小桌、一張小凳,認真的聽著上麵武安的講課,不時低頭在紙上記下幾筆。

他們大的有十一二歲,小的有七八歲,一日裏上午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下午根據年齡進行不同程度的軍事訓練,過得很充實。

而武安收留的孤兒中,女的單獨安置不提,男孩六歲以下的在另一處農莊安置,至於十三歲以上的,不算是孩子了,古代已經能做事了,武安就把他們安排在島上做些簡單的雜事,待他們長成後,再根據自己的本事能力,決定做什麼。

平日裏,一有空閑時間,武安就來給這些收養的孤兒講授前世的一些知識,尤其是數學知識,這樣以後可以用他們更好的操縱火炮等技術兵器,若是能出幾個改良技術的天才那就更好了!

為了提高這些孤兒的積極性,武安重重許下承諾,他們當中經過考核前五十名者,就能被他收做義子。

這些孤兒失去了親人,能被人收留已是很大的運氣,何況武安命令照顧他們的人平日裏提供的飲食很好,頓頓都有鯨魚肉或海魚吃,這就是他們以前的家裏也是沒有的。

為了防止有人背地裏陽奉陰違的苛待他們,武安還不時來個突然襲擊,檢查這些少年的吃穿用度,若是有貪汙克扣的,直接軍法從事!

他們當中有些聰慧的明白這是改變命運的好機會,平日裏學習訓練很刻苦,晚上甚至挑燈夜讀,而幾個月下來,武安已經在裏麵發現了不少好苗子。

未來這些孤兒都能成為他的助力。

他們將會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分別選擇文武之途。

武安麵對這些少年很和煦溫暖,每次來除了教授有用的知識,還把三國演義當成故事講給少年們聽,每當這時候是少年最開心的時候。

三國演義不僅僅是一個曆史故事,它可以啟迪少年們的思想,裏麵包含著各種兵法、戰略、戰術、智謀、詭詐等軍事理論,並以具體實戰戰例呈現出來,讀之令人更能有深刻的領會,後世很多將領把它當做兵書研讀,不是沒有道理的。

而且裏麵充滿了忠義之道,推崇仁義禮智信,更是武安需要少年潛移默化的深深印在腦海中的。

武安不僅講給少年們聽,還找了幾個書生把他記下印刷成冊,麾下什長以上的每人一本,並讓他們自己讀熟後,再講給手下的士卒聽。

從農莊出來,武安又回到了校場,這裏武安又招募了一千六百名新士卒,正在進行基礎訓練。

武安先去的是騎兵的訓練場地,三百名新卒正緊張攥緊韁繩,來回控馬小跑練習騎術。

如今武安購買馬匹已經用海船運輸,不大在馬員外那裏購買了。

從青州出發的海船,可以直通遼東沿海,不僅可以運來遼東西北一帶的草原馬,還有各種特產的毛皮、藥材等,武安這邊則以香皂、肥皂、海鹽以及從南方購買的茶葉、絲綢等物品進行交換。

重新開辟出的財源,堵上了青州各地私鹽損失的錢財,甚至遠遠超過私鹽的利潤,怪不得馬員外甘願冒著極大風險,還是熱衷於從塞外往內地販賣各種特產。

既然海上商路打通了,武安開始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水軍上,在海島的上秘密鑄造的大將軍炮已經安裝在海船上,試驗過後效果很好,在把炮位四周加固加厚之後,海船的木板並沒有破裂的跡象。

而水軍戰船有了火炮後,戰力更是極速飛升,所以武安又在南方購買了二十條兩千料的大海船,並畫出簡單圖紙,讓船廠在建造海船上專門建造出安放火炮的炮位。

這次一千二百名新卒,除了三百騎兵外,五百名是步軍和炮卒,剩下的全都是水軍士卒。

武安在觀看騎兵新卒訓練時,還發現了熟人,就是獵戶出身的李氏三兄弟。

李咬金、李咬銀和李咬錢。

武安沒有上前打攪他們,看了一會兒,轉身朝大帳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