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遼東局勢危急,武豐奉命率兩萬士卒分批乘坐海船和水師戰船進軍遼東。
此前,武安已經以征北將軍的名義,給遼東各州縣發去了命令。
五月初,青州水師先行進軍遼東沿海一帶,收編了所有朝廷水師士卒和戰船。
然後武豐率領第一批六千兵馬在金州下船登陸。
隨後控製了金州城內少量的官軍士卒。
契丹人和女直人屠城的消息傳出後,遼陽南麵還沒被波及的州縣立刻大亂。
無數攜家帶口的難民南逃到海邊上,坐上小船甚至自製的木筏朝大海對麵的青州逃去。
然而這些簡易的渡海工具並不安全,尤其是還超員嚴重。
武豐渡海而來的路上,就看見了不少船翻人亡的慘劇。
這股難民潮也動搖了守軍的意誌,大批遼東士卒也開始攜帶家眷棄城而逃,甚至是各地官員和守將帶頭逃跑。
若不是武豐來的及時,金州城早就成了一座空城。
因為擔心遼陽城不知何時就會被攻破,武豐不等後續兵馬到來,留下一千士卒守衛金州城,就繼續向西北方進發,率軍占領了幾乎是一座空城的複州。
然後又北上占領了辰州城。
而此時遼陽城破的消息也傳了過來。
在這裏武豐不得不停止了進軍的腳步。
不是他不想繼續向北,而是以目前的兵力,到達這裏已經是極限。
青州雖然新編練不少兵馬,但武安的戰略方向還是在關內。
派武豐進入遼東半島,就是在契丹人和女直人後背紮上一根刺,讓其無法全力入關,攪亂自己的大事。
如今關內大亂,若是關外的異族再插進來,那無疑會對武安以後帶來極大的阻礙。
辰州。
武豐站在北門城牆上,看著士卒們喊著口號,吃力的把一門門火炮運上城頭。
這次出征,隨軍一共攜帶了二十門紅衣大炮,還有二十門大將軍炮。
而辰州方向作為交戰的前沿陣地,武豐準備布置十五門紅衣大炮和十門大將軍炮在這裏。
這些威力巨大的火炮是從辰州西麵海路運過來的,是武豐堅守此城最大的倚仗。喵喵尒説
在親自看火炮全部放好後,武豐下了城牆,帶著三百名親衛騎馬出了城門,朝北而去。
一路上,遇到了無數從遼陽方向逃出來的難民,亂哄哄的堵塞了道路。
這些淒慘的難民,裏麵還夾雜著不少幼兒,此時餓的無力哭叫,迷茫的隨著家人前行。
武豐一行人逆行北上,難民看著他們明甲明盔的樣子,紛紛朝兩邊避開,給他們讓開一條道路。
這些人從遼陽城逃出後,為了輕裝逃命,身上吃的東西幾乎沒有,各個都饑腸轆轆的。
不過卻不敢停下歇息,所有人都在悶頭趕路。
因為不知什麼時候,凶殘的女直人和契丹人就會從後麵追殺上來。
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到達海邊,渡海逃亡到青州和冀州。
為了救助這些可憐的百姓,武豐已經命人在辰州城外設了粥棚,讓這些一路逃到這裏的百姓填填肚子,免的這些可憐人餓斃在逃難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