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殺氣騰騰的交代完韓潮,又害怕他牽連過廣,引起地方動蕩,緊接著囑咐道:
“不過你也要仔細甄別清楚,對於摩尼教頭目以及死硬分子自然不必心慈手軟,這些人留著也是禍害。”
“若放過一人,待風聲一過,他還會出來興風作浪,對待他們你要毫不留情。”
“但是裏麵肯定有百姓被脅迫入教,或是被其邪門歪道一時迷惑,對於這些人若是他們幡然醒悟,願意改邪歸正,你行事就要寬懷為大,可以主動施加恩惠,放他們自由歸鄉。”
“要切記,你等是去救民於水火,不是去肆意殺戮;大商需要的是一個個日後繳納賦稅的村子,而不是一片廢墟骸骨。”
“該殺的人一個不留,不該殺的莫要傷害一人。”
韓潮聽著武安的耐心的教導,拱手道:“大王放心,臣定會牢記教誨,不敢或忘!”
武安溫和的笑了笑。
韓潮除了有點寡人之疾,辦事還是穩妥的,必定是自己親自教育出來的。
武豐眼見武安對韓潮、吳玉寶、張雍、武鴻等人一一叮囑交代,唯獨落下了他,心裏著急的主動站了出來。
“大王,那臣呢?”
武安看著武豐笑道:“江北自然是重中之重,不過如今占領城池過多,導致兵力暫時不足,新招募士卒需數月時間操練才可用。”
“最多再派給你六千老卒,還有上萬降卒供你驅使,你回去後集中兵力沿江攻略廬州、舒州等州縣,與西進兵馬緊密配合,從東麵威脅襄王的右翼。”
如今大商剛剛建國,一切都在草創階段,最束縛武安手腳的還是因擴張過快,導致的兵力不足。
再就是錢糧短缺,雖然在揚州發了一筆天大的橫財,占領江南又從各地府庫中獲得不少錢糧,但是需要往外支出的錢糧越來越多。
武安為了統治穩定以及名聲,又不能太過橫征暴斂。
總不能改朝換代後,大商治下的百姓反而比大周時期過的艱難吧!
之前,率領大軍所過之處望風披靡,各地官員紛紛獻城投降,武安還對這種情況暗自欣喜,認為這是大周氣數已盡,自己以後的路會很順暢。
現在,武安有時心裏倒是有了陰暗的想法。
那些官員和豪商怎麼不堅決抵抗一會呢?
為何一點骨氣都沒有!
他們若是抵抗,對於負隅頑抗者自然不會留情。
武安就能名正言順的派大軍查抄家產充公。
那時候田產和錢糧都會數不勝數,眼下困擾的問題也會解決。
如今一下子都投降了,武安總不能翻臉不認人。
當然,武安絕不會真的這麼目光短淺。
後世李自成進京後拷掠勳貴大臣,以及太平天國的一些做法,早已表明這是一條行不通的路。
武安若是這麼做,那麼往後遇到的抵抗會成倍增加,後麵再想讓人投誠就難了。
……
睦州清溪縣。
一個偏僻村子裏,三十多個漢子擠滿了一座茅草屋。
一個帶頭的二十多歲的大漢首先說道:“聖公來了命令,讓我等準備發動教民,半月後接令起事,一同攻打清溪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