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 第 73 章(1 / 2)

雨下得不大,朦朦朧朧,似是給杭陽山水蒙上了一層薄紗。

桑久璘買了一把油紙傘,撐著傘走在杭陽飄渺的雨幕之中,體會著煙雨朦朧的情調,此時的杭陽城,倒是十分沉靜。

體驗了一回杭陽的春雨風情,桑久璘自然而然地來到了綾波湖上,召來了一葉扁舟,於雨中欣賞美麗的湖景……

至傍晚時分,微雨驟歇,桑久璘下了扁舟,轉頭尋了艘畫舫,叫了幾位美麗女子,在畫舫上賞了半夜歌舞。

翌日,仍是小雨。

桑久璘仍舊撐著油紙傘,在杭陽城大街小巷穿梭著。

桑久璘一路上尋了些有特色的小店,品嚐著各色美食,倒是悠哉。

在杭陽呆了幾天,桑久璘白天在城中閑逛,傍晚去畫舫賞舞,每日入夜前回城,一天天倒充實。他是不適合在畫舫上過夜的。m.X520xs.Com

又過幾日,雨停,桑久璘才收拾好東西,再次上路。

四月初一,桑久璘來到一處新的地方——邵城。

邵城不大,當初和顧淺流在黑林寨救的蘇姑娘,本來是要嫁到邵城的,應該會對邵城有所了解,但桑久璘懶得理那位蘇姑娘,現在隻好獨自一人探索邵城。

邵城在荊瓊東北方,氣候與荊瓊差距頗大,但出乎意料的,邵城卻是一座花城。

邵城的花卉種類並不繁雜,但街頭巷尾,小院店前,皆擺放種植著花草,雖非什麼稀罕品種,但在這春日中,花開絢爛,無疑讓人心情頗為愉悅。

桑久璘見到這樣的景色,沒少在街頭巷尾穿梭,尋找著花草帶來的小小驚喜,可同時,桑久璘很是遺憾,自己手中沒有手機相機,可以將這種景致留存下來。

倒是可以畫——至於自己畫,還是算了,不要毀了美景。

自己畫不了,倒是可以找別人畫,隻要雇上幾位畫匠書生,想要幾幅畫,就有幾幅。

自有了湘和子送的袖箭,桑久璘裝那些重要的小東西,便方便了許多,像桑家信物玉墜子和尚昔源給的身份信物,都塞在袖袋裏,桑久璘從前用墜子,要從頸上取下蓋印,擦洗幹淨還要再帶上,現在隻用取,印,擦,收便可,這樣取用就方便了許多,也不易丟失或被偷。

桑久璘找了家桑家商號,亮了印,讓商號的人介紹並雇傭了幾名畫師,然後帶著人去圈了幾道街景,商量一下構圖,畫法,讓畫匠畫。

工筆寫實的畫作是非常費時間的,桑久璘盯了近十天,才拿到一副成品,等幹透處理一下,折一折,用油紙包好,盡量的防水防損,減小體積,裝鞍袋裏,準備帶走。

不是桑久璘不想裝裱,而是裝裱好太占地方,不如一張折好的宣紙好裝。

至於剩下的畫作,桑久璘交給商號的人監工,待畫全部畫好,裝裱裝箱,讓商號的人送回荊瓊即可。

桑久璘可不想在這兒耽誤太久。

至於哪幅給誰,等畫回去,讓他們自己選喜歡的吧。

此前桑久璘知道要等些日子,桑久璘順便去繡莊做了幾身衣服,全是白衣,倒不是純白,是微藍的月白,給上麵繡雪,繡雲,繡青竹。

不過邵城到底隻是座小城,布料倒是桑家出品的上品綢緞,質量尚可,這裏繡娘的繡工卻差了些許,所以,桑久璘決定到了岐州,再找繡莊再做上幾套。

桑久璘到岐州時,已是四月十八。

桑久璘沒急著去尚家,先找了家客棧修整一下,又找了家書齋裝裱那幅街景。

桑久璘第二天去取了裝裱好的畫,才又沐浴更衣,好好休息了一天,才做好去尚家的準備。

四月二十清晨,桑久璘沒再易容,隻戴了麵具去櫃台退了房,才牽著烏騅去往尚家。

途徑一條無人小巷時,桑久璘將麵具卸下,塞入烏騅鞍袋,以本來麵目繼續前行。

到了尚府大門口,桑久璘將尚昔源給的銘牌取出來,以銘牌開道,報出桑家三公子的身份,正式拜訪尚家。

尚家門房其實是不信的,桑家三公子來訪,既沒有提前通知,又無隨從仆役相伴,怎麼看怎麼像冒充的,但桑久璘手中有尚昔源的銘牌,門房隻能前去通稟。

桑久璘隻來過一次尚家,還是三四歲的時候,當時是尚靜月回娘家訪親,帶了桑久璘和桑久琰。

桑久璘雖然從小“懂事”,但畢竟過了十多年,記憶早已模糊,而尚家人,除了像尚昔源這些去過荊瓊,拜訪過桑家的親戚見過長大後的桑久璘,在其他尚家人的印象裏,桑久璘還是那個小娃娃……

沒過一會兒,尚昔源親自來到大門前,將桑久璘迎進尚家。

“小表弟,你怎麼來得這麼晚?”尚昔源帶桑久璘回自己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