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知道楊瑞之前沒跟自己提起膠南那邊他的布置,是因為他並沒有十足的把握,而告訴自己的時候,就已經是他在當成一個好消息了。
她不會在意那些說與不說的細節,再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以後,蘇曉覺得張承光這個人,不應該被楊瑞當成“路人甲”。
“送錢是最直接的,但你不怕他不敢收?”
待賣相精美的菜品上來之後,倆人邊吃邊聊。
“那……我再想想吧。”
楊瑞不善鑽營是事實,但他並不笨。
蘇曉的意思他明白,就是她希望他能結交一下衙門裏的人。
嚴格來說,魏凱也算,但從職能上來分,又有著極大的區別。
從膠南的那件事上來看,楊瑞也親身感受到了“信息”的重要性。“耳聰目明”絕對要比後知後覺有更大的優勢。
相比於大平嶺的其他村民被動地等著拆遷的通知,提前知道信息的楊瑞才能尋到這麼個商機,換了其他人怎麼可能辦到?
不過,楊瑞骨子裏的文人脾性,讓他多少有些抵觸懷著目的去刻意結交誰。
是以,在回蘇曉話的時候,他就有些敷衍了。
“嗯……其實反正你們都已經是認識了的,就當多交個朋友咯。”
他的表現蘇曉都看在眼裏,也不逼迫他。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裏走到現在這種程度,楊瑞的表現對蘇曉來說已經足夠驚豔了,她實在不能要求他更多。
“嘿……我去還不行?”
楊瑞知道蘇曉也是為了他好,內心的那點抵觸在對上她溫柔的笑容後也瞬間煙消雲散了。
看著她,不止為何楊瑞忽然又想起了菲菲。
盡管他知道跟自己女朋友一起的時候,想其他女人多少有些不地道。可那想法一生出來,楊瑞自己也沒有辦法抑製。
對他而言,菲菲就宛若一朵沉靜而溫柔的白玫瑰,它就靜靜的在那裏,從來都不會離去,用她安靜的美,沉穩的香,對他溫柔以待;而蘇曉,卻像一朵熱情奔放的紅玫瑰,她本身的激情總能在不知不覺間激勵這他不斷的向前。
在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中,楊瑞依稀記得是那麼描述的--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得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玫瑰卻依然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久而久之,白得成了衣服上的一粒飯,而紅的卻是胸口的一抹朱砂痣。
再激情四射的愛情總會淡去,取而代之的,則是跟柴米油鹽再也分不開的親情,但是情人,卻永遠那麼的新鮮,也總不容易被忘卻。
這……怕是就是男人了呀。
情感上的不知足,喜新,卻不厭舊。
從來都是被女人詬病的一點,但任何男人又都沒有辦法改變。
或許有那麼極少數的男人在標榜自己的專一,可實際情況卻要麼是窮,要麼是身邊的女人太強勢。
都說“男人有錢就變壞”,這個鍋,錢表示它不背。該背鍋的,是雄性生物的天性。
糾結間的楊瑞,有對菲菲的愧疚,可也因為那份情感,讓他同樣覺得愧對蘇曉。
思緒有些混亂,讓楊瑞對蘇曉接下來說的一些話一句都沒有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