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爺倆的“任性”早就習慣了的老爺子,卻不能坐視蔡可光玩不幹正事而不管。
三天之後,楊瑞把他送到了流亭機場。
臨走之前,蔡可又詳細地把他們的共享平台框架理論跟楊瑞說了許久。並留了一份源文件給他。
給他留下文件,是讓他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而並不擔心他泄漏出去。
就是這份信任,楊瑞也不會做對不起兄弟的事情。
而在蔡可給他演示了平台框架軟件之後,楊瑞覺得,這款軟件單純從操作度來看對用戶十分友好,就算寫入程序之後變成真正的應用,用戶使用起來感覺也一定會很不錯。
“是吧,這個路數我們想了很久,而且,一旦有合適的項目,我們的團隊也可以立刻轉變成專門的技術團隊,專攻項目。所以,不管是賣平台,還是你以後想到有什麼可以進行共享的項目,咱們都能做。”
這是蔡可的原話,也昭顯了他異常強大的信心。
楊瑞雖然不是圈兒內人,或者說他根本是個外行。
有道是旁觀者清。
楊瑞感覺他們賣平台這個路子並不好走。因為他們的這個平台框架並沒有什麼太核心,且難以模仿的東西。
現在的信息這麼發達,他們能想到的東西,別人怕是也能想到啊。
若是賣軟件,如果碰到懂行的人,你甚至都不需要拿出演示產品,隻跟人家說說你的產品大體是個什麼意思,人家怕是就能自己弄出來。
是以,楊瑞則覺得他們最好的出路,就是自己把這個平台軟件往深層次發展一下,變成一款真正的專門的共享平台APP,也就是類似滴滴這種有真正內容的東西。
倆人交換過意見之後,達成了相對的統一。
之所以是相對的,完全是因為大方向好想,誰都能想都以後互聯網共享經濟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問題是你共享啥呢?
即便是想出某個東西來,怎麼操作就成了最大的難題。
不管是蔡可還是楊瑞,都感覺自己沒有那麼大的能量去完成那件事。
除非是引入風投,外加一個龐大的營銷團隊。
這就好比我有了一個搬山的規劃,但我特麼隻有一個人啊。我又不是愚公,有那麼多的時間去做。在節奏如此之快的現代社會,很多機會都是稍縱即逝的。
所以,蔡可告訴楊瑞,兩手準備,一方麵尋找有實力的公司,賣產品給他們,一方麵自己也想想,看有沒有什麼項目可以做,且投入合適的……
目送著蔡可過了安檢,楊瑞獨自駕車離開機場,心裏想著,這一別,就不知道何時再能相見了。
他跟蔡可,雖然隻是一起遊戲玩出來的感情,但臨走時,蔡可那句“有難事,別忘了給我打電話。”就已經證明了一切。
或許隻是一句客氣的話,但有和沒有,卻完全是兩個概念。
因為他,楊瑞也更加認定,交朋友,真的是要交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