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鄭也提過兩次,既然已經答應了人家董貴,就算沒有簽白紙黑字的協議,他們也得講個“信”字。不能讓人覺得他們是說大話辦小事兒的忽悠。
楊瑞在這兒想著心事,卻被荊超的一句話給嚇了一跳:“青島這邊我朋友少,可老家那邊多啊。我跟他借點錢,多了不敢說,一兩百萬還是能行的吧?”
荊超有自己的想法,不可否認因為林思涵的事情讓他跟荊偉民大吵了一架,但這並不影響他篤信老爹的眼光。
在提到楊瑞的事後,老荊不止一次地告訴過荊超,楊瑞選的那個項目還是很有前景的。不是說是他有多麼的高科技,而是勝在小變化的大新奇。
新瓶裝老酒的同時,又能搭上最火的行業,而在這個期間,他們是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的。而這個時間,會很長。
任何行業處於這種情況下,那都是投資者最喜歡的。
老荊當初說過,也就是楊瑞的格局不夠,如果換做一個老手來經營這麼一個項目,過程要比楊瑞做簡單的多,幾輪風投下來,操作好了上市也不是不可能。
荊超覺得,當初老爹那話雖然多少帶了些“貶義”,可實際上卻也是對楊瑞眼光的讚許。
所以,他才決定直接找楊瑞要求入股。
既然自己那點錢不夠看,那麼,他就找人借唄。在他老家,跟他一般的二世祖他認識的又不是一個兩個。
“找人?”
楊瑞聽罷,搖搖頭,看著荊超說道:“我看夠嗆。”
“瑞哥,你也太小看我了。”荊超自信滿滿,他始終覺得以前玩兒的那麼好的朋友那麼多,籌點錢還不是手到擒來?
楊瑞則是依然不樂觀,告訴他:“我肯定不會放亂七八糟的人進來做股東。這就決定了你不能跟他們說我們項目到底是啥,隻能走借款的路子;而你知不知道現在借錢有多難?”
荊超滿不在乎道:“那些可都是我兄弟。”
“那你可以試試。”
“兄弟”這個詞,楊瑞是看的很重的。
不管是吳建斌還是鄭鑫海以及魏凱,都可以稱之為楊瑞的兄弟,但問題是,他們關係的增進,是在許許多多大小事情之後才發展到現在的。
如果隻是一起吃吃喝喝玩玩樂樂,楊瑞覺得那就太侮辱“兄弟”這個詞了。
荊超自然是不服氣的,剛一下課,他就拉著楊瑞來到一個避人的地方,當著他的麵打起了電話。
“五哥,有這麼個事兒,最近跟老爺子鬧翻了,斷了經濟來源,需要十萬……哦……行,沒事兒,等你方便了再說。”
“糖糖,我是你超哥……需要十萬……哦……一萬啊,一萬這個……就算了吧。我知道,都是兄弟,謝了。”
“……”
荊超一個電話接著一個電話的打過去,臉色也是愈發地難看。
以前玩兒的很好的所謂“兄弟”,不是借口家裏有事,就是手頭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