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普華公司的條件(1 / 2)

既然成立研究所的決心已下,就要考慮這個研究所采用一個什麼形式存在。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未來的農機廠設立一個技術部門,把這些專家彙集到一處開展研究。需要的實驗設備、器材自己去搞。再與國內能正常開展研究的機構合作,有自己提出新技術的思路,相信比國外也慢不到哪裏去。

譬如蘇東來不知道哪裏找的研究矽鋼片的單位,劉曉玲就很好奇,但蘇東來一直都不說。想來這家機構對金屬材料方麵的研究比較深入。也不知道以前交給國家的那些飛機、火箭發動機實物,對他們的研究有沒有幫助。

至於成立研究所的事就沒必要跟蘇東來彙報了。

今天一早,盧彩霞居然看到隔壁劉曉玲來上班。正好有事要跟劉曉玲報告,趕緊就過來。

“劉廠長,有件事必須要找你報告。”盧彩霞道。

“哦,啥子事嘛?”

“前天省報一個記者打電話來說要專訪你,要我確定下時間。”

“你叫他隨時來都行,我一直都在。”聽說是專訪,劉曉玲知道躲不過去,這一般都是組織上的安排。

聽劉曉玲答應了,盧彩霞就準備回自己辦公室。

“等等。”劉曉玲叫住了盧彩霞。

劉曉玲一直沒想好怎麼去找這些散落在各處的專家,是自己出去找還是讓盧彩霞安排人去找。

盧彩霞坐下來,等著明顯有啥事還沒拿定主意的劉曉玲的安排。

自己都呆不了多長時間,這件事還是交給盧彩霞來辦算了,劉曉玲終於下了決定。

“彩霞,你找幾個人去省科技大、省工業大學看看。有哪些教授被下派,下派在何處,還有哪些教授在學校。他們這些人的個人情況和家庭情況,弄個人員清單出來。今後農機廠的產品開發需要這方麵的專家。嗯,這件事要盡快辦。

對了,保不齊還有外省下派到巴蜀來的專家……算了,這一塊我來弄。”

盧彩霞一點都沒覺得驚訝,即將成立的農機廠現在還沒有任何產品,現在網羅這些專家研究開發新產品是應有之義。隻是自己這些人都沒想到要提前安排,看來跟劉廠長在能力上的差距確實存在。

過了段時間,盧彩霞過來彙報說記者那裏已經約好明天過來。

那就等明天采訪完後,自己要再去一趟省城找蘇東來幫忙。

第二天上午十點過,省報記者隋鴻星到了。

專訪的內容很程序化,無非是如何想到興辦知青罐頭廠,罐頭廠的推廣意義。修建公社養老院的起因,如何管理,成效如何。然後就是幫助危舊房農戶建新房、開辦那麼多集體企業(作坊)有何意義等等。

劉曉玲回答的很簡樸實際,從勞動力資源的轉移、提高集體、社員收入,改善社員生活條件到探索新農村建設的道路與方法。不斷提到社員、小隊、公社、鎮上一直到縣裏、省裏的大力支持,再三強調沒有這些支持是辦不成這些的。

對於其他的效果,譬如帶動其他地方的經濟發展、豐富市場等等,這些都是明顯的。

隋鴻星有些驚訝於劉曉玲的過於年輕。

他一直以為能辦出、辦成這些事的,一定是對農村有著深刻認識的人,一定是具有豐富的閱曆對現在農村發展有許多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