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7 章 三百四十七(1 / 2)

清理掉附著在上麵的海藻、泥沙、藤壺等物,下麵露出來的果然是帶有略顯粗糙的人工雕琢痕跡的石塊。

鮫人族雖然是異族,但跟鮫人小王子接觸過的秦墨知道,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一點都不輸人類,這些人工的痕跡,應該就是他們留下的。現在基本上已經可以肯定,他找對了方向。

不過令牌現在沒有反應,那就說明這裏不是曾經鮫人族的祭壇。但有這些人工的痕跡,就說明這裏以前確實是屬於鮫人族的活動範圍,那麼就算這裏不是祭壇,真正的祭壇離這裏應該也不會太遠。

這下,他就不再需要那塊“天書”一般的石板地圖來指路了。

秦墨並不太了解鮫人族的文化,所以也不能判斷出這些帶雕刻的石塊究竟是拿來做什麼用的。但是他知道,隻要循著這些人工痕跡,找到祭壇這類的建築是早晚的事情。

順著這些帶有人工痕跡的石塊一路向前,隨著石塊的增多,逐漸出現了一些類似用這種大石塊搭建起來,現在已經倒塌了的屋子一樣的建築物,有些建築物的上方還殘留著一些似乎是巨大貝殼的殘片。或許這就是鮫人們曾經生活過的家,這裏的鮫人喜歡用大貝殼來當屋頂?

慢慢的,這種石頭建築物的殘骸變得密集了起來,期間還高高低低夾雜著幾隻直徑都過十米的巨大海螺。雖然如今都已經破損到連一半都沒剩下,但還是能夠看出,這些海螺上有人為開鑿出來的門窗。這些海螺可能也曾是鮫人族的房屋,隻不過由於某些原因,數量並不多。

這一切都述說著,也許,這裏曾經有過一座鮫人族的村落甚至是城市。

既然是村落或者城市,秦墨推斷,祭壇這麼重要的場所,可能就在這片鮫人族聚居地的中間位置。

有了準確的目標,這行動起來也就迅速了。

鮫人族的這片聚居地麵積不小,看起來可能比他們那裏的小縣城還大上一點,被遠處的幾座丘陵圍在中間,仿佛一個帶著開口的盆地模樣。

秦墨花了差不多半個多小時,才摸到這座“城市”的中心位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最外圍的一圈已經倒塌了的石柱。石柱雖然塌了,但基座還在,可以看出,這些石柱是九根為一組,一共八組,將整個中心區域圍繞起來。

穿過這些石柱,被石柱圍起來的這片圓形的區域目測約有上萬平方,呈漏鬥狀,外圍高,中間低,從外圍往中間有向下延伸的台階。而正中間,則是一片上百平米的圓形平地。平地周圍配合最外層的八組石柱,也立了八根石柱,不過這八根石柱隻有一米高,卻帶著華麗的魚形雕刻,破損程度不如外層的石柱,隻有兩三根倒塌,其餘倒是還完整。

這些石柱,每一根的頂端都有一個大約兩尺見方的小平台。秦墨猜測,這個小平台可能是用來放置祭品的。

對的,就是祭品,這裏就是鮫人族曾經的祭壇。

當秦墨踏上這片漏鬥狀區域中間的平地的時候,令牌有了反應,微微發熱後顯示,尋找廢棄的鮫人族祭壇這一任務已經完成了。

自看見這片中心區域,還不知道這裏就是鮫人族層間的祭壇的時候,秦墨就發現到,這裏跟別處不一樣。

別的地方,哪怕是外麵鮫人族遺留下來的城市遺址,不知道已經多少年月過去,早就被各種海洋生物占領了,要不是那些建築物是用巨石搭建,又建得足夠高大,恐怕秦墨會很難辨認出那些矗立在海底的石塊是房屋的殘骸。

而祭壇這裏,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除了石柱子倒塌以外,整個祭壇範圍內,還是如同它當年的模樣,仿佛依然日日有人維護清理。任何海洋生物,哪怕最是頑固無賴,無孔不入的海藻和藤壺,都不敢越過外層八組石柱,來祭壇範圍內撒野,連魚類都不遊過來。

就因為整個祭壇的範圍並沒有被任何其他的東西覆蓋、遮掩,漏鬥中心,可以輕易地看見,八根矮石柱範圍之內的地麵的正中間,有一個刻在地麵上的圓形圖案,直徑大約兩米。

鮫人族的雕刻,照理說秦墨應該是從來都沒有見過的,但這個圓形圖案卻給他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熟悉感,總覺得在哪裏見過類似的東西。

就在他接近這個圖案,想要仔細看個清楚的時候,手中的令牌一熱,新的任務出現了。

這次的任務是:尋找並修複通往海島的傳送陣。

看見這麼個任務,秦墨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首先,尋找傳送陣這個事情就不是很靠譜好嗎?地球上的修士,有哪一個是見過傳送陣這種東西的?好吧,他見過,但那是碰巧了好嗎?大多數地球上的修士,恐怕連傳送陣是個什麼玩意兒都不知道。這要怎麼找?

再說修複的問題。很好,還好任務沒有要求他們自己布置傳送陣……好個鬼啊?修複這個事情也不比布置簡單多少好嗎?傳送陣可是空間陣法,是隻有領悟了空間法則,並且擁有高深的陣法造詣的大能才能布置的出來的東西。要修複,那起碼也得懂陣法,並且有些空間法術的理論知識才行吧?他們一群築基外加他這個剛結丹不久的,誰能懂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