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他是計劃隔空大陣徹底一次性布置完成,徹底的成為隔空大陣,但是考慮到他們的人員分散,總兵力應該是三十萬左右或者還更多,前來祝壽的也就這麼幾萬人,也就是先頭部隊,所以說不能打草驚蛇,那就隻能慢慢的一步步布控。
還有就是這個時候的尉遲家族所掌握的力量也是相當的龐大了,那幾十萬的雇傭軍百分之八十的已經收編完成,剩下的那些就不用多說了,後果大家應該是知道的。
對待豺狼必須心狠手辣,盡量一次性徹底解決,不留後患。
這次潘孝東一個小小的生日宴,就能聯係到十八個國家的組織,也不是潘曉東的能力大,也可以從側麵說明這十八個國家應該早就對華國的疆土存在非分之想了。
隻是不知道華國的兵力部署和實際力量,所以隻是想而不敢做,正好有潘曉東這條線就方便多了。
潘曉東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還真的是下了狠心,沒留後路,軍事機密對他來說那都是小菜兒,無所謂了,什麼叫機密?自己的目的就是獨立。就是先弄個西境王當當也好···
另外這十八個國家的組織,也是臨時聯合在一起的,目的統一,需求統一,因此他們之間也是互不信任,相互猜測,都怕吃虧。
他們和潘孝東達成的協議就是十八個國家的聯合組織,幫助潘曉東剿滅所有的絆腳石,但是潘曉東要拿出西部戰區的六十以上的資源給他們。他們輔助他成為西境王以後,三年以內必須向他們十八個國家納貢。
潘孝東也真是夠可以的,所有的無理條件到他的這裏都改變了,通通答應,隻要是自己能成功,其他無所謂。
其他國家的組織也不都是白癡,他們也知道華國人的聰明才智,特別擔心,著了潘曉東的套兒,那我們該怎麼辦?為了以防萬一,所以說分批進入,前期進來的少數武裝分子,隻是一個探路石,後續的大部分人員等待前麵探路石的信息。
關於這一點兒諸葛錦雲早就預算到了,要不然布控大陣的時候就一次性完成了。
這次的計劃成功與否,主要是看雙方的態度和耐力,所以說不能操之過急,就這樣又廢了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間,諸葛瑾雲終於按照自己的法子完成了整個的所需要的隔空大陣。
這個時候的肖宇潺在楊龍威幾人輔助下也沒閑著,到處安排布防,因為現在基本上都是忠於自己的手下,也可以說現在的整個戰區都是肖宇潺的了。
和前期相比就是脫骨換胎的,實質性的一個大躍進,這邊兒緊鑼密鼓的安排,境外組織那邊兒也沒閑著,他們也是在實施跟蹤,實時布置,實時的聯係。
可遺憾的是他們什麼也沒看出來,所以說他們給他們的主子回的信息都是一切正常,一切順利,所以說他們的大後方也是信心滿滿。
對於這次的瓜分也是勢在必得,可是好多事都是這樣,想法是美好的,但是結果往往都是殘酷的。
想歸想,做歸做,無論怎麼想,無論你怎麼做,諸葛瑾雲政策就是隻許進不許出,所有參與這次祝壽宴的必須全部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