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這李德楷皇陵自殺事件過後,朝廷也沒有再去追查。可是無法接受自己兄長去世的李德昭,算是瘋了。想著兄弟二人一路走來,把持朝政何等風光。如今,落下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局。李德昭再回想自己的太監身份,不禁傷心不已。人在失去希望之後,就會覺得活著沒有意義。
最後,李德昭在自己的私人宅子裏麵瘋了。起初,有幾個小太監伺候著他。後來,看他一天天的瘋癲,再也沒有人理會他了。
永明帝雖然失去了李德昭這個心腹,但是很快又寵信了其他的太監。不曾想,這個太監比李德昭還會玩,逗永明帝開心。最後,永明帝徹底將朝政推給了範明城,自己隻顧淫樂去了。
傅秋雲也是出麵勸說多次,最後竟然不得見到永明帝。傅秋雲何故受得了如此對待,一氣之下離開了京城。這下,範明城算是大權在握了。
他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整頓吏治。同時,開始重用道門的張壁,讓他出麵接掌軍事。張壁沒有想到,自己會再次出山。當然,他還是牢牢掌控著道門的最高權力。畢竟自己有一個最好的兄弟,張孟。
一時間,道門的弟子加入大唐五軍都督府。後來,在張壁的授意下,道門的封禹、曹受長、馮鷹等人,都坐上了大將軍。大唐的軍事力量,得到了顯著提升。
可是就在這時,北方的大燕國,正在經曆一場大的變革。
姬燕兒坐上了大燕女皇,在陶然跟許象的幫助之下,回到了大燕國都城。於是,她開始與民同甘苦共患難。反倒是對麵的鎮北侯張讚,因為跟張勇關係不好,兩人這幾年多有摩擦。
天目湖魔宗被滅之後,魔宗弟子大都是流落到燕國、趙國、跟大唐各道。這其中,不乏有能人異士。起初,他們隻是下層官員跟將士。經過這些年的曆練,大都成為燕趙兩國還有大唐的中上層官員將士。他們開始,左右北方天下大事。
最開始就是北方趙國殘餘勢力,擁戴了一個叫趙離的年輕人。此人是趙國的皇族子弟,為人慷慨,義薄雲天。一些魔宗弟子開始支持他,後來幹脆推舉他為首領,建立北趙國。
他們第一戰就是打敗了代州軍隊,占據代州。而後一路向南,聲勢越來越大。起初張勇的趙國都城占領了,又退出。然後又占領,反反複複。如今,麵對趙離的北趙大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最後,隻能退回大唐邊境。
張勇被打的元氣大傷,隻能厚著臉皮向張讚求救。可是畢竟他們都是張氏後裔,再加上此時坐上了河北道節度使的張亮撮合。在張讚的大營,三人還是會麵了。
張亮在朝廷為官多年,深諳朝廷的規矩。於是一見麵,直接給張讚磕頭參拜。
說道:“河北道節度使張亮,參拜鎮北侯。”同時,拉著張勇一起下跪。張勇直接拒絕,說道:“我也是侯爵,憑什麼給他下跪?”
不曾想張讚卻是不生氣,淡淡的說道:“不用了,張亮,你起來吧。”
張亮起身,示意二人坐下。這時,有帶刀侍衛進來奉茶。張亮看到,立即打趣道:“怎麼著,鎮北侯。害怕我們兩人,把你吃了啊?”
張讚冷笑道:“是啊,張亮大人不會,這位張大侯爺不好說啊。”
張勇想起身反駁,張亮立即拉著,示意他不要說話。這時,張亮接話道:“我們二人到了您的地盤,怎麼會存有二心。今日前來,主要是這個趙國出來了一個叫趙離的人。此人可是厲害非常,已經恢複了趙國滅國之前的領土。如此下來,我們大唐可是危險了。”
張讚已經知道了他們二人前來的目的,其實他也是深受燕國陶氏的進攻,也是苦不堪言。這燕國大軍經過許象的改革,可謂是實力倍增。甚至,燕國秘密組建了消失已久的重甲玄騎。他也想過求救張勇,不曾想他先來了。
於是,立即叫苦道:“他們趙國出來了一個趙離,我這邊出現一個許象。陶然的陶氏不可怕,可怕的是那個許象。此人已經秘密重新組建了重甲玄騎,我這邊的燕唐邊境,隨時可能戰鼓擂起。”
張勇聽到此話,知道了靠著張讚沒有什麼希望,就要離開。張亮立即攔著,說道:“既然來了,還是拿出一個辦法來。既然二位如此艱難,不如我們三人聯合禦敵如何?”
此時,正是張亮所行的最真實目的。張勇跟張讚此時已經是強弩之末,怎麼可能錯過如此機會。於是故意猶豫片刻,也就答應了。
殊不知十日後的校場練兵,張亮才知道二人真實的實力。張勇號稱十幾萬,其實也就三萬人馬不到。而且最厲害的騎兵,損失的不到五千。張讚號稱掌握鎮北軍團,但是經曆多次戰場損耗。再加上朝廷已經很久沒有給予他們支援,上下加起來不到五萬,騎兵三萬。
看著如此喪失元氣的大軍,張亮也是無可奈何。他的河北道,也是當年被李德楷掏空了。各個府、州、縣加上行軍大元帥麾下,也就六七萬人馬。但是三人合在一起,也有十幾萬人馬。
就在三人合兵一處沒有多久,趙離的大軍就率先進攻他們了。這個趙離,收複了趙國都城,有點自信滿滿。同時,他也想借著士氣,一鼓作氣拿下張氏的大軍。這樣,可以保證趙唐邊境的安穩。
但是趙國軍隊長途跋涉,來到大唐,肯定是不占據優勢。雙方交戰,趙軍損失不小。幸虧趙離做事幹脆,及時的撤軍罷戰。不然,損失更多。
回到趙國的都城,趙離就召集諸將、諸大臣。他要改變國策,為自己的將來打算。此時,趙國的四大名將已經落下帷幕。取而代之的是趙國四大虎將,一虎將文奎、二虎將唐勝祖、三虎將李談、四虎將王之亮。
四人對趙離忠心耿耿,更是趙離倚重的人才。其中文奎為人驕傲,什麼人都不服氣。這次敗仗,也算是他人生第一次敗仗。朝廷之上,還是叫囂著要再帶上人馬殺回大唐。
趙離自然知道,此時已經沒有力量可以再次攻入大唐境內了。他需要改變策略,休養生息。可是如今張氏三人合兵一處,會不會進攻趙國,也是不難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