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開辟力之源”的關卡後,全身輸入能量的連接線突然大幅減少了能量輸出,各種負麵感受瞬間消退。
然後,塗山天昊突然感到肚臍下方的貼片一下子輸出一股強大的能量,小腹內好像有個特殊的異次元空間被一下子激活打開了,源源不斷的能量往這個特殊的空間注入。
“啟靈儀式”時開辟“力之源”,就是通過啟靈設備,激活人體臍下三寸處的一個穴位連接的神秘空間,激活後設備會向這個空間注入“力靈能”。
隻有這個特殊空間激活後才能夠進行“靈體修煉”,而這個空間也是儲存和運轉“力靈能”能量的中樞,因此這個空間被帝國官方命名為“力之源”。“力之源”首次儲存“力靈能”的極限,就是“靈體修行”的起點。
塗山天昊一尋思,這不是前世武俠小說中描述的“關元穴”的位置嗎?對應的空間也被稱作“下丹田”。
原來開辟“力之源”就是開辟“下丹田”啊!
新生嬰兒的先天資質體檢,“靈體”資質評估,就是評估“肉體”初始的融能潛力和“力之源”初始的空間大小。
“啟靈”時,這些先天數據基本上決定了大多數小孩堅持的時間長短。不同小孩的意誌雖然會有差別,不過畢竟都隻有五歲,不論如何訓練,意誌堅韌度的最大極限也很難和成年人相比。
同等資質的小孩子之間即使有差距,彼此相差也不會很懸殊。意誌堅韌些的小孩確實能堅持更長時間,但也不會超出太多。
“力之源”的空間大小決定了容納“力靈能”的體積,不過靈能也有密度和質量的區別。也就是說,“啟靈”時,開辟“力之源”的堅持時間取決於兩個因素,先天的空間大小決定儲能體積,個人的意誌堅韌度決定儲能密度。
“力之源”的空間大小和能量儲存密度,都會隨著“靈體修行”的突破而升級。
對應九品九階的“體修”等級,能量密度在不同品階有氣態、霧態、液態、固態、星態等多種不同的狀態。
“啟靈”之後開始正式修行,修行功法品級的不同,不僅會影響“力之源”的空間體積和能量密度,連能量的品質也會有差別。不過這些都是“啟靈”後的事情了,“啟靈”時不存在這些複雜的變數。
而“力之源”的能量儲備上限和空間大小上限,每突破一階都會在原有基礎上翻倍增加。所以“啟靈”時奠定的起點越高,未來修行每一階的上限也越高。
塗山天昊的“力之源”空間被完全激活後,是一個六米多不到七米直徑的球形空間,剛好對應“乙上級”的“靈體資質”。相比“甲上級”超過九米的直徑空間,體積確實小了很多,差不多有2~3倍的差距。
此時,79號啟靈室顯示屏“啟靈紀錄界麵”的第二行顯示,開辟力之源:6分50秒,薄氣態。
塗山天昊感覺能量注入的壓力突然開始增加,說明“力之源”的空間體積填充已經達到極限,進入了能量壓縮階段,接下來又是比拚意誌力的環節了。
隨著“力靈能”灌注越來越多,塗山天昊感覺“丹田”慢慢開始脹痛,呃!是“力之源”越來越脹痛。不過,這種程度的脹痛對成年人的靈魂意誌而言,完全沒有壓力。
慢慢的,塗山天昊“力之源”內的“力靈能”濃度越來越高。
由於每個小孩“啟靈”前都不能夠進行“靈體修煉”,所以“靈體等級”在“啟靈”時是也無法突破的,靈體等級的突破是要通過係統修煉後達到一定標準並打破相應的臨界點才能突破。因此,“啟靈”時不論儲存了多少“力靈能”,“力之源”也隻能停留在一品一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