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這樣?難道這些不是秘密?那為什麼這麼隱秘地收著?”我不甘心地反複琢磨,終是不負我這個有心之人。原來這些絹帛需要重疊起來才能看懂!
我驚喜著這一發現,卻隻能不停地拚湊,否則也是讀不出內容。終是在折騰了兩三炷香之後,將完整的內容讀懂了。
一封密函是蒙恬將軍親筆,告知當時留守的親信副將自己恐將遭遇不測,令其一定嚴守此地的秘密,除非是帶有他事先約定的信物來尋,否則一概不予置會。
一封是西院所封之物的明細單子,且有後續不斷運送新增之物。但鎖在各屋內的並非真的用具,而皆是迷惑所備,真正的兵器盾弩、糧草藥材以及銀錢軍備都在密道之內,而密道入口竟就在小院首層的過廊之中。
一封則是曆任守居於此的人名單,並注明其家世後人,約定一旦此地被朝廷所廢,藏匿的銀錢須由當任之人分贈於眾人之後輩,以嚐犒賞之資。
還有一封是對曆任守居者的後事交代,除非戰死,否則必須在傳任弟子後、臨死之前遠離此地,為的是不留墳墓防人祭拜而暴露此地。至於去往何方,可尋個人所好。若無有弟子可傳者,終前須徹底葬送此地而絕賊人之心。
最後一封是蒙恬將軍的劍法秘籍,而所留之劍名曰“碧海青龍”,相傳於絕世玄鐵所鑄,吹毛利刃、滴血不沾。
看過所有,我似乎明白師傅去而不返的緣由了,或許師傅年事已高,自知命不久矣,不得不遵循訓誡,獨自遠離。
放下手裏的錦絹,我悵然所失:這一代代守居之人,為的不過是不知有無的戰事之需,卻埋葬了自身一生光陰,獨有絕世武功又如何?不得名利、不見旁人,甚至避其家人、終其一生!所為,可值得?如今秦已滅,守居又將如何?真若起戰事,大漢可否會善待此處?而若漢亦滅時,此地又將如何於未來?
我長歎一聲,遂又感歎自己製藥忘師竟換回了現在的思緒,亦不知該喜亦或是該悲。
但既然師傅將此處已經傳與我,不論福禍,我隻能繼續守下去,若自己將有即將故去那一刻,毀了這裏也不算違訓,亦對得住蒙恬將軍曾經的布局。
“反正我才16歲,這一生尚久,不急於此時決斷。”我寬慰自己,將所有的絹帛打亂順序放回暗格之內,又重新找了找,並未發現其他,於是重新鎖好,又思索著做一圈帳圍裝飾以再次掩蓋密格,之前或許都是男人守著,故未有如此細致,我一個女子,即便裝飾也不會引起後世的疑慮。
打定主意,又將這房內的書卷分類歸放,以便自己日後取閱。才重新檢查一遍所有的衣櫃、坐塌和臥榻,並沒有不妥方下樓離開。
返回我的房間,也將各類書簡分類,才驚覺自己曾經對於各式武功和樂譜更有興趣,因為這裏多數都是此類竹簡,而醫藥和文學史籍並不多。
衣櫃中的男裝,明顯也是我的尺寸,看來師傅離開時是將他的痕跡徹底抹除了,而男裝,估計也是為的我出入購采方便行事的。
我又重新收驗了案幾上的妝奩,發現有不少名貴的首飾,且樣式新穎獨特。我挑了幾件,又將那個木簪戴上,才下樓去尋駝駝,現在隻有它能夠給我解惑。
。您提供大神前世樓蘭的轉世輪回之大漠鳴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