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大敗匈奴 (中)(2 / 2)

龍泉那邊亦是如此,然他卻是與我想法相同——斷定大都尉藏身於軍中,以普通兵卒身份掩人耳目,為防風沙大戰被刺殺之事再度發生。“哼,奸險小人竟也如此惜命!”遂吩咐周邊眾人盯緊後軍,若開戰時被重兵相護的必是強攻目標。

前軍未受到任何阻攔便來到了城關之下,看來事先已做好安排,並未有任何指令,前軍便已開始全麵攻城。

“將軍,匈奴前軍開始攻城了。”呂先此次於城頭護衛老將軍。

“依計而行,放他們進來!呂先,你且去安排接應之事吧。”

“將軍不可!您身旁不能沒有護衛之人。”

“無礙!老夫尚非老至不可迎敵之態。”老將軍淡淡一笑。

呂先亦明了,由他放走的那些匈奴細作,必是以他為依,若不見他,恐會生亂。便不再耽擱,領命而去。

卻原來,當初與我同關於牢中的那些匈奴兵卒,被龍泉與呂先勸降後便放了回去,不久便傳回消息,果如漢軍所料,大都尉令這些人所在的前軍為先鋒攻城。故而龍泉等人共同定計,便是放前軍進城後藏之不問,僅餘部分繼續引中軍與後軍進城或是靠近護城河邊,漢軍隨即圍而攻之。前軍足有5萬餘眾,皆為匈奴窮苦牧人、奴仆,原本亦非兵卒,特為此戰方被征而來,亦非本心本意,雖不願戰卻身不由己,得大漢如此策降,自是樂不可支,經放回之人勸慰,幾乎悉數棄戰,均願降漢以圖家園平安、遷址而居。

城頭守兵並未待箭雨全至便紛紛“倒地”,獨留數麵孤寂戰旗無風自垂,則更顯荒涼。前軍並未過多費力便撞開了城門,繼而如潮湧入,喊殺聲驚天動地,與城內一片沒落之態鮮明互映。然大都尉卻未令中軍與後軍靠近,僅為遠觀。

呂先一身豔紅鎧甲立於城內中門之前,數名細作本就領先而入,見了他自是欣喜不已,遂令眾人跪拜,卻被呂先禮下而止。喵喵尒説

“呂先謝過各位大義,免得生靈塗炭!”言罷一揖至地,遂顯我天朝大國禮賢下士之舉。“各位,凡願棄兵械歸降者,我大漢皆既往不咎,且可允其舉家遷居。”此言一出,既是得到滿意應對,匈奴眾兵卒紛紛丟棄兵械願降。呂先便令人安排置於後門處待安置。

而城門處自有早已裝扮好的漢軍自周圍往複跑動喊叫以迷惑城外眾人。更有城頭藏於垛口下的眾兵將換上旗令,對外高喊“大都尉,城中皆是死人,請速速進城吧,我們正在挨家搜索財物呢。”

中軍眾人聞聽此話自是按耐不住,紛紛奔向城門,唯恐落後便無物可搶,卻顧不上其他,如同烏合之眾一般,何談軍令之規。

“大都尉,這,這賢王親信豈可如此?”金百戶急急出聲。

蘭鮮蹙眉,“雖說玉門關瘟疫橫行,卻不至如此不堪一擊,那周老兒難不成亦病重纏身?遲勉,令後軍勿動,靜觀其變。”

再看中軍眾人,並非全部無慮,僅少半兵將歡呼雀躍般趕進城中,大半卻仍陣容齊整待令未行。

“呼延將軍,怎看這情形過於輕易?這漢將竟如此不堪?不如我等亦進城中去吧。”一名壯漢騎在馬上有些豔羨之情。

另一位與他接近的中年人卻並未見喜色,“齊布吉,賢王有令,此戰必敗!若是真如此勝了,你我回去如何交代?且你未見後軍那豎子亦是未動?若有詐,豈非令他得意?暫且靜觀。且,”環顧左右又壓低了聲音,“帶好親信,待後軍一動便即刻返回草原。”

幾名將領自是心領神會,暗自安排去了。

“將軍,看此情形匈奴並未全信,如今也不過進了近半兵力,且除去已降的前軍,中軍與後軍並未入局。”一名護衛兵士焦急地與老將軍言說。

老將軍亦是看出,卻並未起急,“放響箭,傳令左右兩路外軍即刻夾攻!”

“諾!”

嗖嗖嗖……隨著三聲響箭於空中鳴響,隻見玉門關城內頓時喊殺聲四起,同時城外南北兩側十裏之處各有人馬與之呼應,塵煙騰空、人喊馬嘶。

。您提供大神前世樓蘭的轉世輪回之大漠鳴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