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宮宴(下)(2 / 2)

龍嘯林再度展開笑顏,“舅兄說得是!該是享享清福了。隻是勞累舅兄仍需奔波。”

此時已界申時三刻,大漢天子正由伍大人隨著落轎輦於殿門之外,滿含笑意邁步而入。

“參見聖上。”眾朝臣忙起身跪拜。

“眾卿家免禮平身吧。”

“謝皇上。”

天子於文王身前站定,“未曾想文王亦是冒雪前來,朕心甚慰啊。近日可還好?”

“咳咳咳,回皇上,微臣,咳咳咳,咳咳咳,微臣久病,勞皇上掛,咳咳咳,掛懷了。”

皇帝微微蹙眉,“怎仍是不見好轉,來人,去太醫院看看何人值守,喚來再與文王一診。”

“喏。”伍大人忙應下,微側身叮囑一名小內侍離去。

“皇兄,三哥這身子一向如此,皇兄勿要過於擔憂才是。”煜王施了施禮。

“煜王此言差矣,爾等皆為我劉家血脈,朕自是需得看顧才是。”原來這京中幾位王爺並非皇帝至親手足,而是堂兄弟。自然,即便一奶同胞恐亦是心中各有揣度,何論這叔伯之子。若非為得牽製其父兄不敢造次,便是這王爺之位必是不得封誥的。

皇帝雖是麵上含笑,然那笑意皆是不達眼底的。

煜王即刻笑應,“皇兄福澤天下,我等臣子自是感愧至極。若得可為皇兄分憂一二之事,誠願肝腦塗地!”

皇帝聞他此言甚是滿意,抬手拍了拍其肩頭,“好啊!煜王如此便是朕心大安啊,哈哈哈。”

眾臣子皆是微笑頷首,餘光皆瞥向閑王,卻見得閑王一副誠惶誠恐之態,並無半分欲要插言之意。

待皇帝坐穩後,伍大人即刻宣旨開宴,宮人們便是各司其職,捧酒端菜魚貫而入,舞姬亦是隨著樂師音起翩然擺動長袖,須臾便是一派歌舞升平、觥籌交錯光景。

煜王似是極為欣喜之狀,接連飲下數盞佳釀竟仍是未將手空下。伍大人見而無視,僅是含笑為皇帝添著菜肴。

及半個時辰左右,一名侍衛自門處大步走近天子身側,於其耳際低語數聲,便是見得皇帝臉色漸暗,眾臣子自是皆停杯止箸靜默下來,伍大人則是示意樂師棄奏,舞姬們恭謹退去。

“可是有何事令得皇上不悅?”三公之首、兩朝老臣翟(注:音di,二聲)相國輕聲相詢。

皇帝微微緩了緩雙眉,“並無大事,僅是那樓蘭送往匈奴的糧草似是較之前呈報之數又添了不少。”

“這個樓蘭國主,真真枉費皇上厚待!”

“該是出兵將其亡了!”

“如此小國竟是媚獻匈奴,實在可惡!”

一時之間大殿之內皆是聲討之聲。

皇帝歎了口氣,“朕本是待新春過後再遣使臣往樓蘭一訪,現下看來該是即刻便該動身才是。”

眾臣子聽皇帝此言一出皆是頷首,卻並無人應聲。

“不知哪位愛卿願往之啊?”天子淺笑環視殿內,見得眾臣或交頭接耳、或垂目不知所思、或四下察看旁人如何,一時竟是冷了場麵。

“皇兄,”正值皇帝欲再度開口之際,煜王微晃了晃起身施禮,“王弟本該為皇兄分憂,卻是臣弟自知性子甚為魯莽,若是旁的事也就罷了,這出使異邦,即便隻字片語不慎恐將兩國陷於戰火之中,故而,臣弟便暫且妄負了皇兄所期。”

本是眾人皆以為煜王必定是請命方出聲,卻不想竟是直接推脫了。

“咳咳咳,咳咳咳,九弟真是,咳咳咳,太過直白了些,咳咳咳,還請皇上寬宥其無心之失。咳咳咳,咳咳咳。”文王扶著侍從的手,勉強高聲一句。

“文王勿需如此,煜王的性子,難得自薦其不足,朕豈會怪罪。”皇帝笑著啟唇,眸光經伍大人身前掠過,落至文王與煜王之處。

翟相國緩緩起身,“皇上,請皇上允老臣一去。”

“相國可去定是朕最為安心的。”皇帝似極為滿意,笑意較之初始至現下再無這般濃重了。

周老將軍跟著起身道,“回聖上,翟相國確是不二人選,隻是這新春將至,朝中諸事繁雜,加之現下三九極寒之際,臣恐相國年事已高不宜遠行,還請聖上另選賢臣為佳。”

。您提供大神前世樓蘭的轉世輪回之大漠鳴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