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離去,函穀關依舊由陽球領五千步兵來鎮守!
這一次,閻柔本不想留下西羌降兵,按他的想法,是要將此處的所有羌人騎兵,全部殲滅的。
雖說驃騎軍的軍規,是不準砍殺降兵,不過,如果降兵是異族之人,那就另說了。
可閻柔轉念一想,若留下羌人騎兵,利用他們清掃西涼的一些士族和豪強,整合西部羌人,那再適合不過了!
那丹木不是說了嗎,隻要不將他們滅族,他們願意做任何事!
既如此,那就留著他們,讓其幫助自己清掃障礙,並且承諾他們些許錢財和封賞。
本就對漢軍敬畏非常的羌人,一旦嚐到了甜頭,那麼不但會乖巧無比,還會盡心盡力的為自家主公做事!
而且,如此一來,還解決了己方兵力不足的問題!
若按照閻柔的說法,就是以虎之威,驅狼吞兔!
當然,這一切,都會有董卓來節製,不然的話,讓這些羌人橫衝直撞,劫掠無度,會引起西涼百姓的強烈抵抗。
而閻柔自己,則是帶兵南下,他的目的,可不是荊州!
畢竟荊州已經被李儒搶先了一步,就算閻柔現在帶兵前去,也隻能錦上添花!
大漢地大物博,土地遼闊,西南大地,可不止荊州一處!
這個時期,一郡的兵力,隻有兩千左右,還大多分散在各個縣城。
除非在邊疆郡縣,比如並州的五原郡、雁門郡,或者幽州的上穀、代郡等地,兵力才會多上一些。
如今,南方各地反對劉瑾的地方士族,以及太守,他們招募軍隊,同袁紹聯合,會盟潁川。
而沒有參與其中的地方太守,雖然也略微加強了些許兵力,卻依舊隻有數千!
至於那些前去會盟的諸侯,他們將麾下兵馬帶走大半,留下來的兵馬,隻夠日常維穩,又談何守城?
有大軍壓境,還是上馬是騎兵,下馬可攻城的精銳鐵騎。
而隻有千名守軍的城池,如何會死命抵抗?!
況且,前來攻城的,還是代表朝廷的軍隊,雖然劉瑾被一眾士族宣揚的,已經是大逆不道,欺君罔上的逆賊。
可無論怎麼說,劉瑾依舊姓劉,天子依舊在洛陽,劉瑾還是代表著朝廷。
估計大軍一旦包圍城池,城池中的留守官員,就會毫不猶豫的開城投降!
唯一可能抵抗的,也就隻有城池中,那些參與會盟的士族了!
不過,麵對強大的內外壓力,他們的抵抗,又會有什麼作用呢?
而這一次,閻柔的目標,是地處巴山秦嶺之間,居於漢江上遊,有魚米之鄉美譽的漢中!
漢中郡,坐擁九縣,分別是南鄭縣、成固縣、西城縣、褒中縣、沔陽縣、安陽縣、鍚縣、上庸縣、房陵縣。
整個漢中地區易守難攻,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得漢中者,就等同於扼住了蜀隴之間的咽喉。
而且,控製住漢中,占領幾處險關,那整個川蜀,就幾乎沒有了防備!可以輕而易舉的拿下整個川蜀!
如果他閻柔可以幫助自家主公拿下整個川蜀。
那麼他的功勞,絕對能在所有的驃騎府大將中,排在第一位!
……
。您提供大神戒了酒的酒鬼的漢末之無雙瑾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