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之後,涼州極西,敦煌郡與西域邊境處,陽關之中。
已經五旬出頭的董卓,與支援洛陽,抗擊諸侯聯盟之時相比,已經明顯蒼老了不少。
當年,他因救援洛陽,平定西涼有功,被封為平西將軍鎮守涼州,到如今,已經有十個年頭了。
當年那顆熱血的心,如今也逐漸的冷卻下來。
這些年,董卓在西涼雖說沒有太大功勞,卻也沒有什麼過錯,表現的老實本分,可謂是平平無奇。
以往,他希望戰爭,也期待戰爭的到來。
可隨著年齡增長,董卓也逐漸開始享受和平,享受富足且安定的生活!
就連自己曾經仰慕萬分的燕王,因為種種原因離開洛陽。
所屬燕王武府大將,全部北上,董卓也沒有離開駐地。
並非是董卓一心擁護漢室正統,在他眼裏,並沒有所謂的正統!
隻要是劉氏宗族之人,隨便拉出來一個,都可以當皇帝!
董卓之所以沒有跟上燕王的腳步,一個是因為他並不想舉家前往幽州!
不知為何,董卓對幽州,有一種打心底裏的排斥與厭煩!
況且,他也不算是正統的燕王武府的大將,他董卓,充其量是燕王提拔的大將而已!
另一個原因是,董卓覺得如今草原已經平定,整個北疆已經沒有絲毫的功勞可撈。
他拖家帶口的前往幽州,搞不好會被安排到草原中駐紮,這等於是讓他董卓去放馬牧羊?!
雖說他已經不追求功勞,可如此之多的燕王武府的大將,都聚在一起,還能成天的下河摸魚不成?
加之他在燕王的身邊,無論說話做事,都要小心翼翼的,哪裏會有自己在西涼自在?
涼州,那是他自己的地盤,隨便派兵出去剿匪,都有大把功勞取!
實在沒有匪徒,那就自己扶植起來一個,等利用過後,在派兵剿了!
而這樣的把戲,董卓他也不是用一次兩次了,而是用了很多次!
雖說這樣的功勞,根本不足以讓他的軍職更進一步。
卻能用這些功勞,保住自己的職位,並且每年朝廷還會賞賜給他大量的錢財!
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他在西涼,無論怎樣揮霍。
無論怎樣荒淫無度,驕奢淫逸,隻要不犯原則上的錯誤,就沒有人能製裁他!
隻要這些女子,不是搶奪而來,而是自願賣身,自願入府,那麼燕王是不會管的。
如果強搶民女,勾結官員商賈,欺壓百姓,那他董卓的腦袋,早就沒了!
畢竟監察部的恐怖監察力,是沒有哪個官員能躲過去的!
所以,董卓才沒有跟隨燕王,前往幽州!
而且,董卓還親自書信一封,派人上交給了天子,對其表明心意!
也正因為如此,董卓脫離了燕王武府後,還能坐在這個位置上,一直到今日!
如今,西域風雲突變,暴風雨驟然來臨,將董卓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為確保敦煌不失,董卓第一時間便帶領著兩萬騎兵,火急火燎的趕往了陽關!
並抽空了西涼各個城池的郡兵,湊出了五千步兵,防守玉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