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淩家四叔和一個子弟下山回家也近兩天了,估計他們已到家了,就知道朝廷下了號召入滇的詔書了沒有。
我想到此次上黃山,在鬆穀草堂遇見老道長,淩家族人得到他的指導,是我的幸運,也是淩家族人的幸運。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許多偶然、碰巧發生的事件,都賦以幸運兩字,實際上一如愛因思坦的那句名言:沒有僥幸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
換言之,所有看似偶然的一切,都是必然要發生的結果。
就象大明帝國的建立,是因為朱元璋與一眾謀臣武將苦戰和十數年,攻城掠地,浴血奮戰,還要剛好遇上元朝腐敗不堪、軍閥間連連內戰,朱元璋才得以一路勢如破竹,直取南京、蕩平全國。
通過打江山得到天下的王想稱帝,曆來都必須要有一個三催四請的戲要演。
不能說,天下就是我打下來的,就是我的了,一定要由手下的眾人,曆經三次的勸進。
就是手續上要那些手下,列舉理由,書寫成文字,勸主公朱元璋登基做皇帝。他們會寫上一些陳腔濫調的文章上陳朱元璋,對他說:開基創業,既宏盛世之輿圖,應天順人,宜正大君之寶位……
朱元璋很幹脆,不用三次,第一次來勸,他就迫不及待地答應了!
十天後,朱元璋就搬進了新建的宮殿!
朱元璋將南京改名為應天府,取應天順人的意思;將宮殿的正殿命名為“奉天殿”,表示自己是奉天而行;朱元璋還開創了聖旨開頭那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可是朱元璋創的。
洪武元年,即1368年正月初四,是劉伯溫選定的登基日子。
從年底開始,一直都是陰沉沉的雨雪天氣,但是到了大年初一,雪停了;初二天氣好轉;初三有了太陽;到了初四,一大早,竟是滿天朝霞,大好的紅日跳出天際,人們紛紛讚歎神奇。
朱元璋更是得意洋洋,感到自己的天子身份被上天承認了!
為什麼明朝叫大明?
這跟明教有關的。㊣ωWW.メ伍2⓪メS.С○м҈
明教有明王出世的傳說,還有具體的經典書籍《大小明王出世經》,到明朝,明教已流傳了五百多年,明王出世成為民間皆知且深信的預言,這幾乎是公開的秘密。
人們傳著傳著,又和彌勒降生的說法兩者混淆在一起,後來,有心人幹脆將兩者合二為一,這樣信徒會更多。
韓山童自稱是明王起事反搞元朝,失敗身死;他的兒子韓林兒繼稱小明王;這時有一個西係紅軍別支的明昇也稱小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