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神秘寶藏(1 / 2)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蕭遙劍帶領一眾淩家子弟探險後,不走回頭路,直接從瀑布上跳下來,正好落到鬆穀草堂門前的很深的水池裏。

老道長在吃晚飯時,跟我們講起,前任方丈曾跟他講起鬆穀道人張尹甫當年曾為了防兵災賊劫,修建了一條秘道,但是方丈不及告訴詳情就逝世了,所以老道長亦不知秘道的具體情況。

老道長還神秘地告訴我們,前任方丈說鬆穀道人張尹甫曾在秘道藏起了財富;而蕭遙劍則說他無意中在鬆穀草堂藏書閣裏發現的地圖裏,的確是有一個地方標著三角符號。

晚飯後,老道長、三叔、淩軒、蕭遙劍和我,一起到四方天井的石台旁小坐。

老道長對我們說:鬆穀道人張尹甫曾任元代的天水縣襲右監門衛大將軍,主管神祐觀,食邑百戶;後官場受阻,辭職雲遊;來到黃山,喜歡黃山的風景,就在此疊嶂峰下自建鬆穀草堂。鬆穀道人學識淵博、熟研道佛經典,既為民眾醫病,又能預測旱澇。他凡事想在前頭,修建秘道是一件十分理所當然的事情。不過,寶藏一事,是否誤傳就很難說了。

三叔說:可能是一起修建秘道的工匠,揣測傳出謠言,以訛傳訛,故有寶藏一說。

淩軒說:如果鬆穀道人藏有寶藏的話,在方丈們口中,口口相傳是十分正常的事。不過,像道長的前任那樣,還來不及詳細說完,就逝世,差一點把秘密也帶走了,這種傳承方法確有問題。

老道長說:淩軒說到傳承,倒是讓我想起了一個問題。

老道長扭轉頭問蕭遙劍:你是什麼時候拿走小盒的?

蕭遙劍不好意思地說:大概七年前。

老道長說:這真是巧了!七年前,正好是老方丈離世的時候!其實鬆穀道院的各任方丈,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兩任方丈之間作交接,後任必須對藏書閣的圖書親自主持整理一遍,就等同於辦理交接手續、清點庫存一樣。隻是,我們想不到的是,七年前,老方丈離世前,蕭遙劍已經將這個裝有地圖的小方盒偷走了。蕭遙劍,你平時借書都是有借有還,為什麼這個方盒你卻是有借沒還呢?喵喵尒説

蕭遙劍嘿嘿一笑說:道長,我出入鬆穀草堂的藏書閣,早就如出入我家的藏書閣般自由。其它書我的確是看完一本還一本,再借一本;但是這份地圖不同,洞穴很大,未知的地方太多,所以我一直都留著地圖,時不時拿出來研究、查看,一晃,七年時間就過去了,地圖還一直都在我那裏。你們也沒有人發覺它不見了。

老道長一時被蕭遙劍的強詞奪理弄到語塞。

三叔說:劍兒,這個秘道既然一如你的私家秘道,你怎麼忽然會跟我們淩家子弟分享了呢?

蕭遙劍望向我微笑著說:我特別想瑤瑤臨別黃山前,能看看這樣一個洞天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