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我們航行在鄱陽湖上,傍晚停靠在周溪,卻意外地看到了海市蜃樓,而在海市蜃樓裏出現的正是我們停泊之處已成遺址的鄡陽古城。
海市蜃樓轉瞬即逝,我們還來不及深刻理解它的成因,但是它的出現,提醒了我們,它曾經真實地在曆史長河中存在過。
我們正站在甲板上嘰嘰喳喳地議論著剛才所見,淩軒走上甲板告訴我們可以吃飯了。
剛才淩軒在忙前忙後,並沒有看到鄡陽古城出現在海市蜃樓裏,我們就興奮地將剛才看到的情景告訴他。
淩軒為自己錯過了一個奇觀而輕輕地歎息了一下。
這時,湖麵反射著天光,船樓上點起了船燈。
在前文,我們就曾說過,明代的船燈是陶瓷製作的,上邊的三分之二是帶防風的鏤空便於透光、下方三分之一是一個壺,用來裝燈油;頂部有防雨設計,最頂和最底部,有供穿繩綁牢在船杆上的孔洞。
家人們已將晚飯席地擺好在甲板上,大家叫上船上的船夫和士兵,就在甲板上,席地而坐一起吃飯。
有些士兵負責守衛的,家人也貼心地為他們留起飯菜,預先把預留的飯菜熱在鍋裏。
吃完飯後,家人們又吊起了一些湖水燒滾,簡單地洗抹一下身體,就紛紛入船艙睡覺了。
淩家人為保安全,選出十五個青年人,編排了三個小組,每組各五人,輪流在上、中、下夜值班,守護船隻安全。
一夜無夢,又到天明。
天剛蒙蒙亮,船夫們看看湖上平靜,天色尚可,就趕緊起錨啟程了。
這是淩家族人從安徽休寧出發的第二十天。
由於是在船上,煮食不太方便,我們早餐就用僅煮了幾鍋稀粥,大家就用稀粥吃了點幹糧。
這個時候,大家沿途購買的各地特產零食等,就在各船艙中互相傳送。
古人常出遠門,很多時候行走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荒郊野嶺,他們就在出發前或半途,製好或補充購置足夠的幹糧,以備不時之需。
古人的幹糧,與現代的壓縮餅幹異曲同工,都是用能快速補充體力的碳水化合物製作成易於攜帶的樣子。m.X520xs.Com
古人最常用的幹糧,叫做“糗”,一般是用玉米粒炒熟,壓碎加水,揉成形狀,晾幹;講究的,就用米、麥、豆替代玉米麵,還帶上一點肉幹。
古人行走在外時,未必有機會升火煮水,那麼就找一外相對清澈的山泉,掬一口泉水,啃一口糗,用一點鹽花,就著糗吃,既提鮮,又解乏;能撕幾口肉幹,就更是人間美味了。
昨天我們停泊在周溪,就是已進入了都昌縣了。
我和蕭遙劍兩人都心照不宣,從昨晚開始,吃飯時也默不作聲,神不守舍,一直都在想著船夫所說的話。
淩軒注意到我們兩人的異樣,就追問我倆是怎麼一回事?
我對淩軒重複了船夫說的那句話:小兄弟,鄱陽湖神奇的事情多著呢!明天應該可以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