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海與宋市長的最大區別是,他是市政府的一把手,他可以完全代表粵州市政府的態度。房海的出麵讓鬆有一時有些說不出話來。
是呀,和國人可以在華國享受國民待遇,這是國際慣例。但華國公民也要配合執法的,這是法律義務,沒有道理和國人反而不用承擔。那不是和國人在華國擁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嗎,這是哪個主權國家能夠接受的呢。
鬆有用這種手段不是第一次了。以他的經驗,華國政府特別重視經濟工作。往往一個地方的招商引資工作,會決定著該 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政府的官員對於撤資的這個話題非常敏感。每當鬆有提出撤資的時候,對方總是會想盡辦法挽留。哪怕是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會得到滿足。這可不是一些三四線城市才會有的事情,就算是一些一二線城市,鬆有使用這些招數,也是會取得一定效果的。
這次鬆有使用撤資威脅,本身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他知道,粵州不同於別的城市。粵州是華國有數的幾個大都市,在本地區,甚至是全國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和國的企業、財團是不可能因為他這麼一個小小的參讚,而決定撤離這個重要的城市的。
其實投資本身就是一種追求利益的表現。如果這個地方無利可圖,誰又會把自己的錢投到這裏呢。既然是投資,那就是要收益,見到好處那就更不可能離開。鬆有的撤資威脅,其實自己知道沒有什麼可操作性。隻不過是華國的一些地方對於外資有些患得患失而已。現在可好,粵州市政府的一把手親自出來表態,那就不是一個簡單的領事保護的問題,而是上升到了兩國官方的外交糾紛了。鬆有知道,這支和國小隊出了事情,那是井上負責的。現在,出現了外交爭端,那就是自己的責任了。
“讓開。”孟旭可不管那一套,直接推開了失神的鬆有,走進倉庫。隨後是熊浩以及他們的隊員。警方則是開始控製這些在場的和國人,要求他們出示護照及其他身份證件。
“完了!”鬆有大腦一片空白。
走進倉庫,大家都看到裏麵的裝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些裝備是通訊設備。而且是非常先進的設備。
“所有人都不準動,站到牆邊。”熊浩提出要求。
有幾個和國人試圖反抗,被熊浩當場踢倒。被踢倒的和國人很快就被控製住。身體被束縛住無法動彈,嘴裏卻在大喊著。和國人也是奇怪,明明自己受過特種作戰的戰士,麵對這些華國的執法人員怎麼一點反抗之力都沒有。
他不知道的是,熊浩這些人可不簡單。當年也是參過軍,並且是城管係統調轉到市場局的。而且是胡清親自找到苑誌國動用了不少關係才調轉成功的。
市場執法與城管執法,在很多地方是重合的。尤其是在麵對這些小商小販群體時,執法對象是一致的。這些年來,城市執法粗暴的問題多次被相關媒體披露。可是這麼多年過去,問題始終還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