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第一百一十五幕 東西日本的新生(2 / 3)

按照斯大林的意思自然是將朝鮮直接吞掉為好,但是實際上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盡管華夏保持了沉默,可希望歐美列強是絕對不會允許這種事情出現的,迫於西方的壓力以及朝鮮本地的抵抗,最可能的結局是朝鮮變成一個親蘇國家,然後租借給蘇聯一座軍港。

當然,這對於羅傑來說是無所謂的,因為他對蘇聯究竟會怎麼對待既得利益完全沒有半點的興趣,在他的計劃中,這些地方隻不過是暫時借給蘇聯人把玩的玩具罷了,等到對蘇作戰開始之後自然是要拿回來的,沒人願意看到一頭北極熊就趴在自己的房子邊呼呼大睡。

然後,對於日本移交這些地區的時候吳耀特別提出必須保持完整,如果有蓄意破壞當地設施的情況便需要日本以10倍價格進行賠償。

對於吳耀的這個要求朱可夫自然樂得答應,他們也擔心日本人心存不滿故意破壞地上設施,無論是蘇聯人還是華夏人都已經將這些東西看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自然不能任由日本人胡來。

比起蘇聯人拿到的幾乎已經被炸平的日本,最為擔心這個問題的還是華夏。

曆史上到1945年的時候,華夏東北的工業規模已經超過日本本土成為亞洲第一,而且沒有在戰爭中被破壞。從沈陽到大連的沈大線兩側工廠煙囪林立,城市連成一片,成為舉世聞名的“綿長工業區”,沈陽鐵西區被譽為“東方魯爾”。

1938年,偽滿洲國共發電16.3億度, 1943年,豐滿水電站開始發電,發電能力每年22億度,而到了 1949年整個中國發電量才43億度。

1943年時,東北以占中國九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一的人口生產了占全中國49.4%的煤,87.7%的生鐵, 93%的鋼材,93.3%的電,69%的硫酸,60%的蘇打灰,66%的水泥,95%的機械,形成了龐大的人造石油、特種鋼等當時領先世界的尖端科技企業。1945年時,全中國工業總產值東北占85%。

雖然這個時空中由於瓊崖的崛起東北在華夏工業產值中所占的比重大幅下降,可是仍然要遠遠超出國內的其他地方,而且這裏直接和蘇聯接壤,是未來對蘇作戰的重要基地,羅傑非常擔心日本人會抱著“既然我得不到那麼別人也別想有”的想法破壞這些工廠設施,因此也就特別提出了這麼一點。

領土問題解決完畢之後,吳耀又提出了日本應該支付戰爭賠款的要求。對於這個喜聞樂見的條款自然蘇聯人是舉雙手雙腳讚成的。

最終經過了一番討論之後,日本對華夏的賠償金額為300億美元,對蘇則為5億美元。其實如果不是考慮到日本已經被打成了一窮二白,而且那些值錢的實物肯定會在賠款範圍之外被兩國掠奪走,這個賠償數額還會往上攀。

由於在日本被中蘇雙方聯合占領之後日本政*府肯定會一分為二,所以這筆賠償同樣也被一分為二,兩個日本政府各自支付其中的一半,均攤的AA製支付方式。

這305億美元日本自然不可能一次性拿出來,就算把全部日本人的兜襠布都拿去當了也沒這麼多錢(值錢的東西在正式賠償之前就被中蘇雙方搜刮走了,不算做賠償範圍之內)。所以吳耀體貼的規定日本可以分期付款,期限100年,錢從華夏的銀行聯盟貸款,這樣一來日本人每年隻需要支付“很少”一筆錢就OK了。

當然了,分期付款買房=房奴,分期付款買車=車奴,這是就連三歲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這條道理同樣適用於戰爭賠款,分期付款支付戰爭賠款=賠奴。為什麼我大清曆史上一打敗仗就那麼多的歐美銀行團追著屁股要求放貸?便是這個道理了。

一般來說放貸都要有本錢才行,但那是一般來說,現在肯定不算是一般情況,華夏的銀行業有錢沒錯,305個億的美元能拿出來,可是拿出來之後估計整個銀行界也就剩下一張皮了。

可是眼下是戰爭賠款,是日本賠華夏錢,所謂的貸款不過是一個變著法吃利息的幌子,反正大頭是賠給自己的,左手出右手進走一遍賬罷了,隻需要把蘇聯人的5億給解決掉就一分錢也不用真正拿出來了。

自然的,日本人分期付款,還是100年期的長期,光這利息就能讓一個國家看著想跳樓,但是無論是蘇聯人還是華夏人都懶得管你日本人跳樓不跳樓,甚至於斯大林大胡子肯定還巴不得日本人早跳早超生,正好他可以名正言順的吞了朝鮮和東日本——人都跳樓了,這地方總不能空著不是,多浪費?

而羅傑也算計好了,這為了交賠款而加稅的齷蹉事自然是新成立的日本政*府來做,而他們這些收款的人隻需要從日本人的賠款利息裏麵拿出一小部分來做一做親善收買名聲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