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隻要貴國不再向那些暴民提供武器,我們能夠處理好一切!”荷蘭大使忍著怒氣說道。
“請注意,大使先生,不是我國,向那些暴民提供武器的是一個可惡的,不守法紀的軍火販子,您要明白兩者之間的區別!”羅傑義正言辭的抗議道。
“是的,是一個軍火販子,謝謝您的提醒。”荷蘭大使道。
對於荷蘭大使的態度羅傑非常滿意,不過他並不打算因此就放過這個可憐人:“那麼大使先生,我們繼續剛剛的話題吧,維和的那個。”
“我剛剛已經拒絕了!”
“是的,您拒絕了,不過沒用。”羅傑聳了聳肩說道,“請看一看這份報紙吧。”
聽到“沒用”這兩個字的時候,荷蘭大使不禁渾身一顫,一股不好的預感湧上心頭,等他拿到羅傑遞給他的報紙時,腦子更是嗡的一聲炸開了。
這是一份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報紙,題目是《雅加達發生騷亂,大量華人店鋪受損》。
隻是看到這個題目,荷蘭大使已經能夠明白羅傑到底是打得什麼主意了——護僑!
果然,接下來羅傑便提出了派出軍隊進行護僑行動的通知,是通知,而不是請求要求等等,也就是說無論他如何掙紮已經無法改變羅傑的打算了。
“這真是個糟糕的狀況……”荷蘭大使不禁哀聲歎氣起來,護僑是一個很正麵的理由,他沒辦法阻止華夏以這個理由介入到印度尼西亞的事務中來,尤其是在眼下荷蘭本土正在遭受德國軍事威脅的時候,他的任何抗議就更顯得蒼白無力了。
“對於貴國的護僑行動我國表示理解,我會向上麵反映這件事情,希望貴國的行動能夠和我國保持密切聯係,最好能夠和我國的軍隊進行聯合行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荷蘭大使無奈的說道,既然華夏介入已經不可避免,那麼至少也要讓這種介入處於可控的範圍內,比如說瓊軍的任何行動都要在荷軍或者英法軍隊的監視之下。
“這個當然沒有問題,有了貴國軍隊的幫助會讓我們的僑民保護行動變得更有效率。”羅傑笑著說道,他並沒有拒絕荷蘭人提出的要求,因為現階段他所需要的僅僅隻是在印度尼西亞擁有實質性的駐軍,讓自己光明正大的介入印度尼西亞之中,他並不在意自己的軍事行動到底會受到怎樣的限製,畢竟他完全沒有考慮過使用軍事手段拿下印度尼西亞。
在完成了和羅傑卓有成效的會談之後,印度尼西亞的局勢果然逐漸趨於緩和,失去了瓊崖的大規模軍火供應,爪哇土著的武裝暴動變得越來越困難,一時間活動範圍大大縮水,失去了很多控製區。
如果不是羅傑仍然七拐八拐的通過種種手段秘密向這些武裝分子提供少量的軍火供給,這些爪哇土著們恐怕會在羅傑第二階段的行動開始之前就被打垮掉。
就在東南亞亂象漸生的同時,歐洲的戰雲也愈發濃密起來。
德國在1940年4月9日發動了威瑟堡行動偷襲挪威和丹麥,缺乏軍事實力的丹麥幾乎沒有什麼抵抗就投降了,而挪威則隨著6月7日哈康國王和國會轉進英國成立流亡政府而宣告淪陷。
為了抵禦德國人的地麵進攻,法國先後投入了2000億法郎的巨額資金,曆時十年之久,營造了氣勢恢宏,堅不可摧的馬奇諾防線、達拉第防線,並且把絕大多數的步兵和坦克都分散部署在這些鋼鐵防線上,企圖在戰爭的初期抵擋德國人的進攻,掩護法國的戰爭動員和部隊展開。
1940年5月10日,就在英國首相張伯倫辭職,並且發表“希*特*勒已經錯過時機”的言論之後第五個星期,德國人的“黃色”行動開始了。A、B、C三個集團軍群,共136個師,超過3000輛坦克朝著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開去。
僅僅一個星期都沒有堅持過去,荷蘭便於5月15日宣布投降;5月17日,在迅速攻占了埃本?埃馬爾要塞之後,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被占領;而僅僅隻有30萬人口的盧森堡直接不戰而降。
“黃色”行動發起後的第44天,法國人宣布投降了,區區44天,高傲的高盧雄雞和他的英國盟友在法國境內作戰卻一敗塗地,法軍陣亡6萬人,30萬人受傷,200萬人被俘,而德國則傷亡11.6萬人。
從這一刻起,“德國是不可戰勝的”神話傳遍了歐洲。
在這些歐洲發回來的報告中,羅傑對比後發現和自己所熟知的曆史進程幾乎完全一樣,大大小小的戰役過程都相當的近似,隻不過德國人的損失要比曆史更少,個別戰役的進度要比曆史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