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第九幕 天大誤會(2 / 3)

耀武揚威如同打了一場大勝仗一般的費克連科剛剛回到指揮部便接連下了三個命令,第一道是將嚇了他一跳的汽車司機扔出去當馬夫喂馬;第二道是為了指揮部的安全,後撤100公裏重新設置指揮部;第三道則是立刻向莫斯科發電報求援,就說華夏人10萬大軍已經開始集結,華夏空軍剛剛對他們發動了空襲,如果增援不及時他們將難以守住現有陣地!

天見可憐,****距離費克連科最近的一個師都在120公裏之外,而且師長至今為止都不明白這場戰鬥到底是怎麼打起來的!他更不知道的是,自己這支不滿編的雜牌軍居然在費克連科的口中一下子擴充了十多倍,變成了10萬大軍!還是精銳!

在接到了費克連科發來的十萬火急軍情之後,坐鎮莫斯科的斯大林不淡定了。

斯大林接到報告後,判斷華夏這一次的意圖恐怕是試探蘇軍的實力,為其日後進攻蘇聯做準備。他認為,必須堅決粉碎華夏的進攻,否則後患無窮,如果在此時表現的軟弱的話,那個張牙舞爪到處攻伐的羅傑恐怕就會給蘇聯打上一個軟弱可欺的標簽,到時候和華夏的大規模衝突也就不可避免了。

如果放在其他時間他斯大林可是不怕,但是現在歐洲可是有一個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小胡子啊!萬一要是和華夏爆發了全麵戰爭的時候小胡子再來插一手……

想到這裏斯大林不禁全身一顫,小胡子的恐怖他是知道的,而根據朱可夫的報告,他已經從日本人的實力間接判斷出了瓊軍的戰鬥力,那也是高的恐怖的存在,最可怕的是華夏的兵源幾乎是無窮無盡,比他們蘇聯都多!

同時和德國和華夏開戰,斯大林的腦子還沒被驢踢,自然萬萬不敢這麼幹的。

所以,斯大林大胡子的意思便非常明顯了,打!而且要打的堅決!打得不惜一切!就算是敗了也要讓華夏人知道他們蘇軍不是任人欺負的軟蛋,想要再他們身上割肉就要做好崩壞刀口的準備!

隻要能夠讓華夏人對蘇聯心生顧忌,不敢和小胡子一起欺負自己那就大功告成了!

然而,這個要求可不是那麼容易能夠達成的,非有大才之人不能勝任,至少前方的那個費克連科是想也不要想。

最終,斯大林想到了白俄羅斯軍區副司令的朱可夫。

有著對日作戰經驗的朱可夫顯然是最熟悉遠東狀況的人選了,而且此人也是他斯大林的心腹,政治上是可靠的。

對於和華夏人作戰朱可夫是認可的,但是他卻不想在此時打這一戰,因為他知道華夏人的武器裝備在質量上遠遠超過蘇軍,而現在蘇軍能夠可華夏人抗衡的武器還沒有大規模的裝備部隊。

在朱可夫看來,最好的開戰時機是蘇軍的新式武器形成了戰鬥力之後,不然的話就太過吃虧了。可是現在既然華夏人“主動挑事”,那麼他也不能坐視不理。

既然質量上無法解決問題,朱可夫自然而然便想到了數量取勝,這也是蘇軍的一貫傳統。不止是步兵,就是坦克和飛機這種機械化的裝備上同樣也是如此,或者說,蘇軍整個軍隊的建軍思想都是將基礎放在這種大規模的消耗戰上的。

比如坦克,二戰之初蘇聯裝備坦克15000輛,排在第二的德國擁有坦克3500輛,法國2200輛,兩個歐洲軍事大國加起來也才是蘇聯人的一個零頭,此外意大利還有1150輛,美國人470輛。別人一場戰役損失千輛坦克也許整個國家的裝甲實力就廢掉了,可是對蘇聯人來說卻根本不是個事。

於是,朱可夫一答應下來便向斯大林開口要援軍。盡管眼下歐洲方麵小胡子的軍事壓力越來越大,斯大林根本不敢馬虎,可是遠東地區沒有援軍的確不好打,所以他還是咬牙湊出了57000人、542門火炮、498輛坦克、385輛裝甲車和515架飛機給朱可夫,唯一的要求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粉碎華夏人的進攻。

考慮到麵對華夏的攻勢必須要強硬,做出一副寸土不讓的架勢來,所以盡管朱可夫認為在現在局勢尚不明確的情況下發動反擊實在不是什麼好選擇,可是軍事服從政治,他還是按照斯大林的命令,向前方的費克連科下達了實施反突擊的命令,要求費克連科的第57特別軍打出氣勢來,在大部隊到來之前先嚇住華夏人,如果他們能夠明白蘇聯保衛蒙古的決心知難而退最好,如果不能阻止華夏人,損失區區一個第57特別軍也算不了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接到命令之後,盡管費克連科本人是一萬個不願意,但是這可是斯大林親自作出的決定,給他一萬個膽子也不敢違背!

偉大的斯大林同誌說往東就往東,哪怕東麵是糞坑,你不往東那就是反革命,就得掉腦袋!對此有這充分理解的費克連科自然明白其中利害,所以,永遠正確的斯大林同誌說反攻就得反攻,哪怕前麵根本就沒有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