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車行至榮寧街口時,恰巧遇到去往賈府傳旨的太監。
寶親王的車駕行至近前,太監連忙下轎跪在路旁,恭送寶親王路過。
他倒是很有眼色的,寶親王如今如日中天,他雖是聖上身邊的太監,可也要巴結著他些。
陳寒宵探頭笑問:“大監,這是欲往何處啊?”
太監諂笑:“回殿下的話,老奴奉聖上旨意去往賈府傳旨,賈家三姑娘的恩賞來了!”
晴雯聽得清楚,在後麵急得直扯陳寒宵的衣袖。
陳寒宵轉回身搖頭:
“沉住氣,議和不議和豈是由一個小小女兒家的命運決定的?即便她被冊封為公主,該收回的旨意還是要收回的。
你那麼欣賞賈家三姑娘,難道不想讓她得到這份尊榮?”
晴雯杏眼圓睜,還可以這樣操作的?
不過想想也是,之前準備和親時,誰問過探春的意見?
若要取消和親旨意,誰又會在乎之前還冊封了一個公主?
這個公主的名號,探春就該得了,這是他們欠她的。
公主哎!得有多少青年才俊趨之若鶩?
探春,不愁嫁嘍。
不過,賈家三姑娘今晚隻怕要哭個通宵了。
……
“佳蕙,去一趟賈府,看看三姑娘的情況。若她太過傷心,就告訴她,寶親王說了,便是封了公主,還是會有轉機的,讓她不要太過憂心。”
回到林宅之後,晴雯還是讓佳蕙去了趟賈府。
不能跟探春透露自己的底細,但她可以拐著彎地透些消息給她。
別讓這丫頭想不開,再生出些別的心思。
半個時辰後,佳蕙氣喘籲籲地跑回來。
“這是咋啦?三姑娘出事啦?”晴雯心頭一驚。
“沒有,沒有,”佳蕙連連擺手,抓起桌上的茶壺灌了一氣茶水,才回道,“我急著回來,跟姑娘彙報情況呢。
賈家出了個公主,好多人都喜笑顏開的,好像得了天大的好事一樣。
我去秋爽齋看三姑娘,她正在收拾包裹,我以為她要離家出走呢。沒想到,她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能跑到哪兒去?
我若是奔著二哥哥,逃到海外去,那留下的賈家人該如何?既是封我為公主,那我便安心享著這尊榮。
身為男兒能上陣殺敵,能入朝為官,而我一介女兒身,能以這副身軀為國為民換得和平安寧,即便是片刻喘息時間,有何不舍?
晴姐姐是擔心我吧,回去告訴她,這幾天我也想通了,我不會做傻事的。不會離家出走,不會投井上吊,會好好地活。
即便去到那蠻荒之地,我也會視情況而定,不會自暴自棄,會盡最大可能讓自己舒心。”
“果然是我欣賞的賈三姑娘。”晴雯不由讚歎。
“我把姑娘的話也告訴她了,她說這幾天大家眼睛都盯著她呢,過幾天再親自來道謝,說知道姑娘替她奔走呢。”
“她倒是個明白人,後世人常說,若是賈家有三姑娘在,不會忽剌剌大廈傾倒,結果會好一些。”
晴雯感歎,“這一次,但願如後人所猜想的那樣,三姑娘能助賈家渡過大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