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半步崩拳打天下(1 / 3)

井邊麵目猙獰,哈哈狂笑,“隻知道逃跑的東亞病夫,現在你才稍稍讓我高看一眼。”

井邊很是聰明,他借此激怒我,讓我放棄自身優勢和他堂堂正正的對決,所以不斷的用言語刺激我,見我上了他的圈套,井邊更是得意,“那就讓你看看真正的日本功夫吧。”

說罷,徑直向我撲擊過來。

父親教授過我遊身八卦掌,這足以令我自保,但之後更多的教授我射擊、野戰之道,至於其他的中華功夫隻是讓我淺嚐即止。

身為軍人,父親認為技擊終究是冷兵時代的本領,雖不能廢,但在未來的戰場上,近身肉搏的機會不會很多了,所以他更多的讓我練習射術。

今天我放棄自己的長處,和井邊近身戰鬥,靠什麼取勝呢。

井邊此時已經攻過來,我隻能以趟泥步閃避,頭腦中迅速思考可以製勝的招數。

突然,靈光一閃,我想起當年父親在小巷中救安妮的情景,那狹窄的小巷子裏,父親以一敵三,貼身近戰,將三個無賴擊倒,那套功夫叫做半步崩拳。

這種拳術因為威猛如山崩地裂而得名,是武林奇才郭玉生師父的成名絕技。

郭玉生少年便顯露出武術天賦,先是學的八極拳、猴拳和梨花大槍,後來在山西太穀遇到武林宗師李老能,李先生見郭玉生所練手法靈速、氣勢嚴整而神氣活妙,遂收為弟子。

當時李老能以租種菜園為生,郭玉生便幫助灌田、耕耘,一應事情非常勤快,深得老能先生的喜愛,便傾囊相授。

後來因郭玉生在街頭見一夥無賴調戲婦女,竟是無人敢管,原來那為首的衙內,仍是當地知縣的兒子,如此情形當地百姓已是見怪不怪了。

濟困扶危本是武林人的本色,郭玉生挺身而出,一拳將那衙內擊倒。

哪知那衙內因為酒色早已淘空了生命,哪裏受得住郭玉生這一拳,當時竟是而死,郭玉生因此攤上了人命官司,被關進監牢。

後來,郭玉生的師父李老能多方托人,援救愛徒,最後竟是托到了故交好友董魁師父那裏。

董魁將此事告知父親,令其務必相救。

當時,武漢張香帥總督籌建漢陽兵工廠,借調父親前去調試槍械,父親便請張大人施以援手。

那張大人身為朝廷重臣,允諾派人前往山西調查,結果水落石出,郭玉生是仗義救人誤傷人命,不予追究。父親不負董師重托,親自前往山西。

那山西知縣縱子行凶,還道可以一手遮天,卻不曾想到北洋的軍官帶著人馬來到這個偏遠小縣提人。

知縣再不敢為難郭玉生,郭玉生自此免去了牢獄之災。

父親特地備酒招待郭玉生,為其壓驚,席間卻發現郭玉生身處牢獄之中,不但毫無晦色,精神反倒十分飽滿。

父親問其緣故,郭玉生便說自己在牢中也不敢放下功夫,日日苦練,由於項上有枷,腳上鐵銬的緣故,出拳不能像平時那般大開大合,隻是將就著枷鎖練習,使不出明勁便使暗勁,打不出長拳便打短拳,邁不開一步就邁半步,哪知,郭玉生竟是在這種情況下悟出了一套武功。

父親大奇便請郭玉生展示這套隻能邁出半步的功夫,郭玉生在地上畫了一個一米直徑的圓圈,隨意點了幾個名士兵上前,直說自己出圈半步便即認輸。

士兵們都是身強力壯的漢子,見郭玉生如此傲慢,父親又允許,便將郭玉生圍在中央,準備使出看家本式,給他一個難堪,一聲呼哨,竟是一擁齊上,要像鐵筒一般圍死郭玉生。

哪知郭玉生真的是腳不出圈,拳也隻是短拳,嘭嘭嘭幾聲,將這幾個兵士擊飛,在座眾人無不目瞪口呆。

父親看得清楚,郭玉生出拳雖短,但涵含著無邊的內勁,那此兵士與其說是被擊飛,不如說是被崩飛,直說郭玉生這拳厲害,稱得上是半步崩拳了。

郭玉生對“半步崩拳”這個名字很是滿意,從此,郭玉生名揚大江南北,號稱“半步崩拳打遍天下”。

父親見識過半步崩拳的威力,當時也得郭玉生的指點,加之私下揣摩練習,也有諸多心得。

這半步崩拳真正施展的時候,威力極大。其中的半步,是說對戰之時,前腳提起一寸有餘,向前蹚出,好像鏟子一樣向前鏟去,突出一個趟字。

而後腳則突出一個蹬字要訣,便是彈簧一樣。

前腳趟,要如犁牛,搶占對方中門;後腳蹬要迅捷無倫,剛猛異常。

一趟一蹬之間實則是蓄全身之力於雙拳。